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无”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之一。无论是西方哲学的“有”,还是中国从先秦儒家学说中的“有”,发展到佛教般若学的“有”,都包含了三方面的意义:一是表示实际存在的具体事物,包括自然之物和社会之物;二是一定的观念和价值取向。三是现实状态。“无”包含两层含义,一是“无”即道,是事物的本体。无形无象,恍忽幽隐,难以探求,但又是切实存在,作用在人与社会的各种事物之上,显现出很多可以为人发觉与把握的特色。二是“无”即“幽冥之境”,是事物发展的理想之境。“有”、“无”之间是相反相成,动态生成的关系。本论文借鉴哲学之“有”、“无”理论来观照教学,发现教学也具有“有”,“无”两种状态。教学的“有”指教学的此境、教学的现实、教学的实然状态;教学的“无”指教学的彼境、教学的理想、教学的应然状态。教学的此境与彼境相辅相成,相互转化,并且彼此超越。教学既要关注此境,也要追寻彼境。在此境与彼境即“有”“无”之间不断地追寻与转化过程中,教学不仅促进了人的发展与完善,而且也使其自身得到了不断的发展和完善。本论文具体分析论述了教学的“有”“无”即此境与彼境。教学的“有”即此境是指人类教学的实际发展过程,是历时态与共时态的统一。教学的“有”的基本要素包括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四部分。其中,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第一责任主体,是学生成长发展过程中的干预者。学生是教学过程中的目的性主体和发展性主体。教学内容是不同于课程的客体。教学手段是中介性、适应性的客体。教师和学生构成教学“有”的主体部分。作为教师和学生活动作用的对象和作用于对象的中介,即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是教学活动必不可少的纯粹的客体和中介。教学的“无”即教学的彼境。它既要表达隐藏在教学现象背后的一而恒的教学的本体,也要表达脱离于现实的教学之外的一而恒的教学的境界。教学的境界即教学理想。教学理想总的来说是教学工作者对教学的一种最佳状态的构想,即美好的教学过程与美好的教学结果的统一。其内涵有三:一是美好的教学过程所体现的“真”;二是美好的教学过程所体现的“善”;三是两个要素达到和谐统一时所体现的“美”。教学理想具有超前性、主观性、完美性、教育性的特性。教学理想的形成要受人的发展需要、社会的发展需要以及教学的乌托邦品质等因素所制约。本论文深入论述分析了教学的“有”与“无”即此境与彼境的相互转化,并且指出,正是这种相互转化推动了人类教学的发展。论文首先分析论述了教学之“有”即此境向教学之“无”即彼境的转化情形。通过梳理教学发展的历史我们知道,在人类教学发展的最初阶段,它总是以纯粹的自在状态存在着。具体而言,正式的学校教学产生之前,人类的教学都处于自在状态。随着人类历史的发展,教学逐渐由最初的自在状态走向了自为状态。自为阶段的东西方教学在从教学现实到教学理想的发展过程中,都呈现出了他们各自的运行轨迹,具有自己的特点。中国古代教学在从现实走向理想的过程中,经历了古代儒家的培养“士”、“君子”的理想人格和各种才能的教学理想、道家的“道法自然”的教学理想、墨家“兼利天下”、“崇尚实学”的教学理想、法家“以法为教”的教学理想。中国近代教学在由现实走向理想的过程中,经历了洋务派“中体西用”的教学理想、维新派“开民智、育新民”的教学理想、资产阶级革命派“五育并举”的教学理想以及陶行知等教育家在20世纪20、30年代的各类教学实验所包含的生活教育、平民教育、职业教育、“活教育”等教学理想。西方教学现实走向教学理想的过程中,经历了古希腊、罗马时期的“崇尚理性”、“智德统一”的教学理想,近代“以人为本”的人文主义教学理想,“顺应自然”的自然主义教学理想,“知识为本”、“技术至上”的主智主义教学理想,服务国家与社会的国家主义教学理想等等。今天,教学现实在闹腾的世界中与教学理想疏离了,教学趋向了功利化、低俗化和无根化之中。教学现实疏离教学理想的缘由主要是人类的生存需要,社会现实因素的制约和教学自身发展的必然。论文接着分析论述了教学之“无”即彼境向教学之“有”即此境的转化,亦即教学理想状态向教学现实状态的转化。这种转化有一定的必要性、必然性、可能性和现实性。教学理想转化为教学现实所要追寻的是:第一,在教学中追求“真”的教学。去除对知识的功利化、工具化误解,把知识的真正意义揭示出来。第二,在教学中追求“善”的教学。塑造学生的理想人格,促进社会发展,提倡价值关怀。第三,在教学中追求“美”的教学。美的教学是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的统一本论文最后指出,教学“有”“无”之间的互动生成是教学的规律性表现,体现了教学理想对教学现实的关照,教学现实向教学理想的跃迁,教学现实与教学理想的互动。教学“有”“无”之间在转化的过程中由于两者之间张力的失当,会出现教学理想对教学现实的遗忘,教学现实对教学理想的遮蔽,以及教学价值取向上的两极冲突。教学“有”“无”即此境与彼境的相互转化生成就是在这种冲突与平衡中不断发展,趋向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