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以下简称“中海油”)是中国最大的国家石油公司之一,负责在中国海域对外合作开采海洋石油及天然气资源,是中国最大的海上油气生产商。“中海油”自1982年成立以来,一直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目前其在海内外资本市场上市的四家企业--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和中海石油化学股份有限公司始终保持良好表现。
围绕“雇员制”改革的一系列用工制度变革和薪酬体系重建改革,是中海油各项改革中历程最长、探索最多、过程最曲折也是参与员工最彻底的改革,前后进行三轮历时十年,几乎每个中海油的干部职工都经历了这次改革的洗礼。改革中,企业发展了,员工进步,观念更新了,机制灵活了。作为中海油劳动用工制度的核心,“雇员制”目前已经成为中海油主要用工形式,介绍中海油“雇员制”改革的过程,分析探讨其中成功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一方面有利于推动中海油的人力资源改革,另一方面也将对其他国有企业的管理实践具有较大的借鉴意义。
“雇员制”是以合同为基础、以法律为保障来处理员工与企业之间的关系。企业与雇员之间的关系是劳动合同的关系,养老与医疗依托社会保险,企业不再对雇员承担无限责任。“雇员制”完全适应现代企业制度对人力资源管理的要求。雇员合同制以合同的有限责任代替了传统用工制度下企业对员工的无限责任和员工对企业的无限义务,以市场化的分配制度代替了计划经济的薪酬福利。这种契约关系下的企业管理是规范化和制度化的管理,权利从合同中取得,义务也由合同规定,一切依据合同行事。这样一种现代劳动合同关系使企业管理由传统体制下视员工为“家人”的剪不断理还乱的人情式管理走向以合同为基础、以法律为保障的规范化制度化的“无情式”管理。“雇员制”使企业真正实现了“干部能上能下、员工能进能出”的用人机制,实现现代企业新型人力资源管理的宗旨。
为了深入探讨中海油改革实际取得的成果以及可供国企改革区借鉴的经验,笔者通过深入研究中海油十多年的改革历程,通过对这个精彩的改革事件的回顾和总结,通过对当事者、亲历者的实际探访,通过对改革案例的成败得失的深入剖析,探讨中海油改革的背景、改革取得的宝贵经验,通过对中海油雇员制改革形成的管理人员能上能下、职工能进能出、收入能增能减的机制进行深层次的思考和分析,探索国企劳动用工与薪酬制度可予以借鉴的思路和做法。“雇员制”在今天已经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本案例没有局限于对案例本身的描述和回顾,而是对中海油劳动用工与薪酬制度改革之后,在新的发展形势下出现的新问题、面临的新挑战以及解决方法进行了深入剖析,特别是针对在国企中最早实施“雇员制”改革的中海油来说,其在改革过程中取得的经验固然重要,但随着形势发展,在经过了五年的实践检验的现在对其深入分析,针对其操作中存在的不足以及随着发展出现的新问题的提出,对当前国企改革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通过对中海油进行雇员制改革之后数年出现的新问题的思考,笔者认为中海油的雇员制是需要持续完善的劳动用工制度,需要与一系列管理制度相辅相成,更需要与企业文化建设相辅相成。一系列新问题的出现,都说明中海油的“雇员制”改革在企业长远发展的历史轨迹上还仅仅是一个开始。如何克服雇员制带来的负面作用,如何持续对“雇员制”进行改革和完善,将是中海油在今后较长发展时期都必须面对的问题。结合所学,笔者也对中海油如何持续完善雇员制提出了自己的一些见解,包括解决对雇员制的认识问题,通过加强人本管理,强调企业与员工利益共同体观念,并结合企业的文化建设等软性的管理手段,来完善和弥补刚性的制度本身带来的管理缺陷,构建和谐的企业内部关系,从而促进企业又好又快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