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的灵魂——霍桑短篇小说主人公精神分析研究

来源 :云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uindavi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纳撒尼尔·霍桑常被认为是美国十九世纪最杰出的浪漫主义小说家,但其作品丰富的内涵远远超越了浪漫主义的局限。在其代表作《红字》问世之前,霍桑是以自己别具一格的短篇小说打入美国文坛的。霍桑努力探索罪恶的根源和后果,其作品常以罪恶观为题材,揭示了道德观和人的心理对良知的影响。他的短篇小说似乎情节简单,但揭示了那些导致心理冲突以及人与人之间冲突的复杂的潜在动机。 他的两部短篇小说集《重讲一遍的故事》和《古屋青苔》引起了广泛关注,按题材可分为两大类,一类为“新英格兰传奇”,另一类为“心之寓言”。他后期的创作思想和艺术特色也首先体现在他的短篇小说中。“心之寓言”在霍桑的短篇作品中具有更大影响。人性之恶,心灵深处之苦恼与人之孤独异化是这些寓言的最基本主题。本文作者从这两部短篇集中选取了七个有代表性的短篇,从心理分析角度出发,试图解读霍桑对人类灵魂和良知的探索。这七个短篇尽管各具特色,却不乏共性。长期以来,评论界较多关注其代表作《红字》及其主题、情感描述和文学技巧等,却忽略了霍桑同样优秀的短篇小说及其共性。尽管有关霍桑其人其书的评论和文章浩如烟海,然而论及其短篇及其相似性的资料有限,尤其是从心理分析角度来论及孤独主题的材料更是匮乏。然而,本人却从这有限的信息中得到了宝贵的启发,以致最终将这一课题作为本人硕士论文的主题。 在对七个短篇的分析中,本文阐明了主人公孤独的经历源于不同程度的与现实、社会、他人或自己的异化,及其悲惨的后果:孤独、失落甚至死亡。通过罪与罚的棱镜和对人物心理冲突的分析,本文试图揭示并证明异化与孤独的关系:因与果。人物心理冲突主要体现在三个层面:(1)个人与他人,如:《胎记》和《拉帕其尼的女儿》;(2)个人与社会,如:《牧师的黑面纱》,《小伙子布朗》和《罗杰·马尔文的葬礼》;(3)自我异化,如《威克菲尔德》和《伊桑·布兰德》。
其他文献
隐喻一直是很多不同学科研究的对象,它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亚里士多德。传统的隐喻观仅仅将隐喻看作是一种语言现象,将其归结为一种修辞手段。但加世纪60年代以来,西方学术界掀
玄学派诗人是指17世纪初在英国出现、以反对伊丽莎白时期爱情诗中的浪漫主义传统因素、用有悖传统的方式对爱情和宗教进行智性阐释的一群诗人,其代表人物是约翰·多恩。由于其
《百年孤独》和《红高粱家族》分别是荣膺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加夫列尔·加西亚·马尔克斯以及莫言的代表作。作为魔幻现实主义的经典之作,《百年孤独》描写了布恩迪亚家族七代
随着世界范围内英语学习者的日益增多,使用英语的场合及环境也显著增加。但由于诸多原因,具有普遍性的英语误用现象也大量出现。本研究的主要目的就是弄清造成英语误用的各方面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高举旗帜、引领导向,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团结人民、鼓舞士气,成风化人、凝心聚力,澄清谬误、明辨是非,联接中外、沟通世界”这48个字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新闻舆论工作的
新闻英语作为一种具有鲜明语言形式和特点的文体,是现代英语中常见的实用文体之一,同时也是规范英语语言的标准之一。作为一种应用语言,新闻英语因其所具有的特殊性,已逐渐从普通
本论文从功能翻译理论的角度探讨了旅游宣传资料的中译英。旅游宣传资料的翻译是翻译工作中的一个新领域,学者少有探讨,一般译者没有或缺乏较丰富的翻译理论和实践,很多英译本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