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评价观察经皮内镜下纤维环表面射频消融成型术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的可行性与有效性。方法将我院从2011年11月~2012年11月收治的80例椎间盘源性腰痛患者,其中男性34例,女性46例,通过常规腰椎正侧位、过伸过屈位X线片及脊柱MRI影像学检查均未见脊柱存在侧突及后凸畸形,无腰椎滑脱及不稳征象,无明显腰椎增生及腰椎管狭窄表现。80例患者均为腰椎间盘造影术阳性患者,术后2小时内完成造影腰椎间盘MSCT平扫及三维重建,均可见造影剂向椎间盘后外侧流注轨迹,即为纤维环破口处,但未见神经根管狭窄征象。将上述病例按随机数表法平均分为A、B两组,其中A组男性18例,女性22例,年龄平均37.4±7.3岁,术前腰痛V A S评分6.45±0.55分,术前ODI评分41.63±4.69分;B组中男性16例,女性24例,年龄平均36.8±7.1岁,术前腰痛V A S评分6.25±1.82分,术前ODI评分42.50±4.87分;分别采用不同的手术方法治疗,A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手术方式,即经皮内镜下选择性髓核摘除术+纤维环破口射频消融成型术,B组(试验组)采用经皮内镜下纤维环表面射频消融成型术。手术入路均采取后外侧入路。患者年龄、胖瘦体质及对疼痛敏感程度等对手术操作及术后效果评估均无统计学意义。统计分析治疗前后两组患者VAS评分及ODI评分,并对术后所有患者的疗效和并发症情况进行评估比较。结果所有手术均按照计划顺利完成,术后随访跟踪两组患者3~12个月,A组出现1例相应节段神经根损害,表现为神经根支配区麻木、肌力减弱,属局部神经根牵拉所致。予以改善循环、脱水、营养神经及局部物理治疗,两月后完全恢复。另有6名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腰背疼痛,1例背部感觉异常,考虑为术区软组织挫伤、术区皮神经末梢受损等因素所致,经外涂扶他林及局部物理治疗后缓解。B组出现1例相应节段神经根损害,表现为相应神经根支配区感觉过敏,属局部神经根术中电刺激所致,经改善循环、脱水、营养神经及局部物理治疗,一月后完全恢复。另有5名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腰背疼痛和1例酸痛,2例背部感觉异常,考虑为术区软组织挫伤、术区皮神经末梢受损所致。经外涂扶他林及局部物理治疗后缓解。余无其他严重并发症发生。A组术后腰痛VAS评分及ODI评分,术后1月1.48±0.44分,16.50±5.90分,术后3月1.68±0.66分,14.38±9.27分,术后末次随访(术后3月~12月)1.40±0.43分,14.13±7.45分;B组术后腰痛VAS评分及ODI评分,术后1月1.25±0.49分,14.88±7.16分,术后3月1.26±0.40分,14.25±8.10分,术后末次随访(术后3月~12月)1.53±0.60分,11.13±7.04分,两组患者VAS、ODI评分均有明显下降(P<0.05),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按照改良Mac Nab评分标准,A组优19例,良17例,差4例,总有效率为90%,B组优17例,良18例,差5例,总有效率为87.5%,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严重术后并发症发生。结论两种手术方式均能有效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经皮内镜下纤维环表面成型术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具有可行性及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