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土地利用/覆盖变化与生态安全状态对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如何合理利用土地,保护有限的耕地资源和保障区域粮食安全,维护区域生态安全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本文以陕西省关中地区咸阳市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查,结合相关统计资料,定量分析了咸阳市的土地利用和土地覆盖变化情况,并对土地利用和土地覆盖变化的动因进行了分析。对土地利用结构中变化较为敏感的耕地面积进行了动态分析,本文通过主成分分析法(PCA)、多元回归分析法对影响耕地变化的社会经济因素进行了分析,分析了咸阳市各区的粮食安全的动态变化及各区的耕地压力。基于咸阳市生态环境现状,对咸阳市生态安全进行了定性的分析,运用层次分析法(AHP)和“压力—状态—响应”模型(PSR)对咸阳市的生态安全进行了定量的动态评价,并对咸阳市各区的生态安全进行了评价,并分析了不同生态安全区的特征。本论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综述了土地利用变化和生态安全的研究背景、研究进展、研究意义及研究区概况;第二章主要从土地利用的变化速度、幅度和空间变化差异等方面分析了咸阳市土地利用变化及其动因;第三章主要就土地利用变化中较为敏感的耕地变化作定量分析,分析咸阳市的粮食安全动态变化及空间差异,为咸阳市的粮食安全做出预测;第四章主要分析了咸阳市生态安全变化及空间差异,并提出了咸阳市生态安全对策;第五章为本文的结论与探讨。在研究中获得的主要结论:(1)咸阳市土地利用变化过程1986—1996年咸阳市耕地面积减少了111127.84hm~2,而其他类型的土地面积都不同程度地增加,其中以园地和居民点及工矿用地增加的最多,分别为83178.29hm~2、12683.43hm~2;1996—2004年,咸阳市耕地继续减少,但是减少的速率相对有所下降。咸阳市1986—2004年土地利用类型变化很大,其中以园地面积年变化率最大,达到了35.54%,而1986—1996年园地变化高于1996—2004年这一阶段;耕地一直减少,年均变化率为3.29%。耕地相对变化率最大的是长武县;牧草地变化幅度最大的是长武县;水域的变化幅度最大的是旬邑;居民点及工矿用地、交通用地、园地和未利用地变化幅度最大的是市区。市区及相邻的县市非农业用地相对变化较大,而长武县、泾阳县和三原县农业用地相对变化较大。咸阳市各县区的土地利用类型空间结构的变化趋势都大致相同,耕地面积减少,园地、居民点及工矿用地面积增加。1986—2004年,咸阳市各区单一土地利用类型占绝对优势的局面发生了改变,咸阳市各区的土地利用多样化系数除旬邑县以外总体呈上升的趋势,土地利用结构向多样化转变。咸阳市北部地区土地利用结构相对于南部地区的多样性要高。土地利用结构多样化系数变化最大的是市区,最小的是旬邑,咸阳市南部地区的土地利用结构多样化系数变化幅度大于北部地区。(2)咸阳市耕地变化及粮食安全咸阳市55a耕地面积波动幅度不大,总体上经历了“快速增加-急剧减少-增加-缓慢减少-快速减少”的过程。其中人口因素、城镇扩张因素、环境污染因素、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因素和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因素对1979—2004年的耕地面积变化影响最大。咸阳市耕地减少幅度存在着一定的空间差异,其中乾县、旬邑县和淳化县耕地减少幅度较大。北部地区的耕地流失速度高于南部地区,耕地年递减率大于1的县区主要分布北部地区。咸阳市粮食自给率一直保持较高的水平,对于保障咸阳市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咸阳市的粮食自给率进行了预测,在未来10年内,咸阳市粮食还能保持在较高的自给水平,在未来20年内,还能保持在90%的粮食自给率。根据粮食安全分区结果,咸阳市大部分地区粮食安全处于较安全的状态,彬县和市区为不安全区,长武县和礼泉县为较不安全区,旬邑和永寿为中等安全区,兴平市为较安全区,淳化、三原、泾阳、乾县和武功等5县为安全区。咸阳市耕地压力最大的是市区,最小的是乾县。目前咸阳市大部分县区的耕地压力都处于可承受的范围内,而耕地压力相对较大、实际人均耕地面积少于最低人均耕地面积的县区主要分布在咸阳北部的黄土沟壑区。(3)咸阳市生态安全变化及空间差异咸阳市生态安全状况好转,区域生态安全值RES从1997年的0.5951上升到了2003年的0.7749。根据咸阳市生态安全分区,咸阳市生态安全高风险区包括长武县和兴平市两个县市,其生态安全值分别为0.6568、0.6861;咸阳市生态安全较高风险区包括乾县和三原县,这两个县区的生态安全值分别为0.7049、0.7013;咸阳市生态安全中等风险区包括礼泉县和泾阳县,这两个县区的生态安全值分别为0.7263、0.7201;咸阳市生态安全较低风险区包括彬县、旬邑、武功和市区,其生态安全值分别为0.7432、0.7427、0.7407、0.7414;生态安全低风险区包括淳化县和永寿县两个县区,其生态安全值为0.7789、0.7618。生态环境压力最大的是长武县,最小的是永寿县;生态环境状态最好的是淳化县,最差的是乾县;生态环境人文响应最强的是市区,最弱的是长武县。本论文在以下几个方面有一定进展和突破:(1)通过建立人口、粮食单产、播种面积、复种指数等预测模型对咸阳市粮食安全进行了预测。(2)以行政单元为评价单元对咸阳市生态安全进行了空间评价,分析了不同安全等级的生态安全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因地制宜,相应地改善咸阳市生态安全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