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独具特色的古代汉语和古典诗歌给翻译带来极大的挑战。翻译家和学者对中国古诗英译的实践和理论研究可谓呕心沥血,各家因为研究的角度不同,关注的焦点各异,形成各种流派,在诗歌翻译的许多问题上存在很大争议。鉴于翻译的直接结果便是产生译语文本,语篇性的理论把新的参考因素引进所争议的问题中,有助于解释并缓和这些争端,明晰诗歌翻译的性质。
研究表明,语篇性的七个标准,即衔接、连贯、目的性、可接受性、信息性、语境和篇际性,对翻译问题有很大的启示性和解释力。古诗英译的直接目的是要用英语重构语篇,而语篇性是文字成为语篇所要具备的基本特性,因此,用语篇性描述和解释古诗英译是科学可靠的。语篇性的研究从新的理论视角来理清汉诗英译理论的庞杂现状,在原文本和译文本上介入新的参考因素解释诗歌翻译,即用语篇性的七个标准指导译语语篇的重构。
语篇性的七个标准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原作诗人的目的和译者的目的相协调,产生了译语语篇的总体目的,’从而决定译者的具体翻译策略以及对原诗信息的处理。信息在译文语篇的排列和多寡直接影响到译者目的实现的成败和译文的可接受性。语境问题是汉诗英译研究的焦点。诗歌的意韵建立在语境之上。古诗情境语境和文化语境的传译体现译者对原诗的理解和源语文化的态度。篇际性也是古诗文化语境上的显著特点,关系到文学传统的传承和发展。衔接和连贯是具体实现译文本的关键,.是其它五个标准得以体现的基础。此外,从译文读者的视角考察译文的可接受性也是必不可少的。
语篇性的七个标准对古诗英译具有强大的解释性,七个标准相互制约、相互联系,深入到重构译语语篇的方方面面,是翻译实践与理论建设的有益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