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晋察冀抗日根据地是八路军挺进敌后建立的第一个抗日根据地,也是中国共产党试行新民主主义制度、建设新民主主义社会的一块重要的“试验田”。在长期艰苦的敌后抗战中,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坚持全面抗战路线,动员了千千万万的民众,为战争提供了充足的兵源,成为坚持华北抗战和全国持久抗战的坚强“堡垒”。 本文以抗日战争发展的阶段为线索,从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兵源开发所存在的问题着手,通过阶段性社会矛盾的逐层分析,探究其问题所在的内外原因,来揭示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兵源开发的途径和特点。为此,本文依据抗日根据地兵源发展及抗日战争发展的重合标准,分为抗日战争初期、抗战相持阶段前期、抗日相持阶段后期及抗日战争后期四个部分来进行论述。通过对这四个阶段有步骤的系统分析,揭示了晋察冀边区兵源由单纯的量的追求,逐步演变到质与量并重发展,边区武装得以壮大的缘由结果,从而进一步证明了中国共产党全面抗战路线的正确性。 本文第一部分从抗战初期,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初创阶段,困扰其兵源发展的自然的和人为的四个制约因素入手,揭示了中国共产党关于根据地兵源发展的初步对策以及兵源量的极大扩展的模式,第二部分论述抗日战争相持阶段前期变化了的战略格局对于兵源工作提出新的要求,为了适应这一变化,中国共产党有针对性地进行兵源改造,实施求质发展,极力扩大人民武装,实施全民战略。第三部分论述了抗战相持阶段后期,根据地最为困难的时刻,兵源在党的各种相应对策下的发展状况。它体现了根据地兵源在质量上进一步的要求,尤其是这一时期,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志愿义务兵役制的制定实施,极大地提高了根据地兵源的质量,扩大了根据地兵源的基础,并使兵源发展迈上了一个更高的台阶。第四部分论述了抗日战争后期为了适应即将到来的反攻阶段的需要,中国共产党在保持根据地基本兵源质量提高的同时,进一步加大兵源基础的优化和扩大,意图通过这种潜在的提高,为抗日战争大反攻准备充足的高质量的兵源基础。 总之,晋察冀抗日根据地的兵源就是随着抗日战争的阶段发展,根据战争局势发展的实际要求,通过量与质的交融和谐发展,而逐步发展壮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