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氧自由基强化污泥深度脱水协同典型污染物去除机制研究

来源 :华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ak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剩余污泥(waste activated sludge,WAS)是城市生产生活过程中产生的大宗有机固体废物,其产量年年攀升,给城市环境管理带来了巨大压力。剩余污泥兼具污染属性和资源属性特征,其科学处理与处置对于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大意义。因此,本论文针对“污泥处理与处置过程中脱水难度大、新兴污染物丰度高和资源转化效率低等”技术难题,系统开展了硫氧自由基(oxysulfur radical,OSR)预处理强化污泥深度脱水、污染物去除和厌氧生物转化等方面的系列技术研究工作。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全面评估S2O82-/Fe2+和SO32-/Fe2+两种预处理体系在提高污泥深度脱水、胞外聚合物(extracellular polymeric substance,EPS)崩解、抗性基因(antibiotic resistance genes,ARGs)去除等方面的性能差异。结果表明,S2O82-/Fe2+预处理在增强WAS脱水性能、ARGs去除和大肠杆菌灭活等方面明显优于SO32-/Fe2+预处理。在最佳剂量下,经S2O82-/Fe2+(1.2/1.5 mmol/g-VS)预处理后,WAS的CST削减率高达68.4%,明显优于SO32-/Fe2+预处理(24.1%)。统计学分析表明,WAS中松散结合型和紧密结合型EPS的再分布,尤其是其中PN含量的变化,是影响脱水性能变化的关键因素。S2O82-/Fe2+预处理过程中生成的大量SO4·—,可通过氧化降解的方式快速破坏EPS释放结合水,加速WAS絮体解离,致使细胞裂解和DNA溶出。然而,由于WAS近中性的p H值和较低的溶解氧含量,致使SO32-/Fe2+无法有效生成足量的SO4·—以促进WAS脱水性能的提高。同时,SO32-/Fe2+和S2O82-/Fe2+预处理可通过破坏EPS中的质粒、DNA和促使细胞死亡等方式,去除WAS中测得的12种ARGs。其中,S2O82-/Fe2+预处理对ARGs的去除效果更加显著,去除率可达0.96-2.17 log单位,并可降低残余ARGs的传播与增殖潜力。此外,与SO32-/Fe2+预处理相比,经S2O82-/Fe2+预处理后的WAS中大肠杆菌含量显著下降,最低可达1.84±0.24 log(MPN/g-TS)。因此,S2O82-/Fe2+预处理是提高WAS脱水性能和污染物去除的一种高效、经济和绿色的方法。2)系统探究了不同剂量S2O82-/Fe2+预处理对WAS脱水性能和絮体性质的影响及DOM转化和ARGs去除机制。研究结果表明,S2O82-/Fe2+预处理显著提高WAS的脱水性能,在最佳条件下(1.2/1.5 mmol/g-VS),抽滤120 s后泥饼含水率低至15.92±0.25%,显著低于对照组。在S2O82-/Fe2+预处理过程中,SO4·—的强氧化作用使EPS结构受到严重破坏后导致细胞溶裂,大幅降低了WAS的Zeta电位。同时,S2O82-/Fe2+预处理可以有效降解EPS中的亲水性有机物,降低DOM的芳香性,提高低分子量有机物的相对比例。傅立叶变换离子回旋共振质谱结果表明,S2O82-/Fe2+预处理后WAS中单宁酸类物质浓度的增加是提高脱水性能的潜在影响因素。此外,在WAS预处理过程中,S2O82-/Fe2+在去除游离DNA和EPS中的ARGs后,继续破坏Terrimonas、Gemmataceae、Blastocatellaceae和Anaerolineaceae等ARGs宿主细菌细胞结构并去除大部分胞内ARGs,导致WAS中ARGs绝对丰度显著降低(去除率:0.48–1.01 log单位)。3)研发了无序介孔碳/过硫酸盐(S2O82-/DMC)污泥预处理技术,系统探究了S2O82-/DMC预处理强化污泥増溶和厌氧生物转化的潜能。结果表明,S2O82-/DMC预处理生成的SO4·—,可通过氧化分解有机生物聚合物中存在的C=O和-C=O-NH等官能团等方式,促进WAS细胞破裂和EPS结构解体。在S2O82-/DMC作用下,EPS中的有机物和微生物代谢产物被SO4·—氧化分解成无机物和HA等。在0.04/1.2 g-mmol/g-VS的最佳剂量下,经过S2O82-/DMC预处理后,WAS中PN和PS等可生物降解物质被大量释放至液相,从而促进其后续厌氧甲烷转化,其中SCOD含量和甲烷产率分别比原污泥提高了的1.47倍和1.63倍。但是,过高剂量(0.06/1.2 g-mmol/g-VS)的S2O82-/DMC预处理会使WAS中溶解性物质二次氧化而限制其甲烷产率的增长。此外,DMC可以作为电子介质,通过建立更稳健的厌氧代谢环境来加速微生物的种间电子传递。修正的Gompertz模型进一步证明了S2O82-/DMC预处理在生物降解和甲烷生产潜力中的关键作用。
其他文献
科学技术的日益进步与发展,人们越来越追求于高精度的测量。频率作为现代物理中精度最高的物理量,许多不同的物理量的测量都转换到了频率的测量上,这就需要寻求更加精准的频率标准。光钟能将频率标准的精度提高到E-18或更高。由于它只在一个特定的频率输出激光,如果要用光钟开展高精度的精密测量,必须将光钟的频率稳定性、相干性和精度传递到其他光学或微波波段。于是,相位噪声优异的频率合成器便是实现这个目标的最佳手段
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Io T)由大量电子设备组合而成,通过互联网实现万物互联和信息共享。物联网已在许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如工业制造、智能家居、医疗健康等等。在这物联网发展如火如荼的年代,安全却成了阻碍其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针对物联网的安全攻击不仅可能导致工作紊乱、财产损失,更有甚者将威胁到用户的隐私和生命安全。在万物互联的背景下,网络是恶意人员或组织发起攻击的主要途径,设
等离子体(Plasma)作为物质的“第四态”,蕴藏丰富的物理,化学内涵,现已广泛用于材料科学、集成电路制造、生物医学等不同领域。等离子体激发时产生的活性物质,对细菌、细胞等均有杀灭作用,所以,等离子体杀菌是生物医学领域的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表面介质阻挡放电(Surface Dielectric Barrier Discharge,SDBD)是一种在大气压下产生非热平衡等离子体的放电方式,因其结构简
金文,是中国古代商周时期用于记录的主要书体。研究商周金文,对了解古代历史、考察古代社会生活等均具有重大意义。识别商周金文文字是基础性的工作,但目前其仍需由经验丰富的古文字专家费时费力地完成。随着现代计算机图像识别技术的成熟,特别是深度学习技术的发展,计算机实现文字识别的方法取得了巨大的进步,现今已可获得良好的识别结果。基于以上背景与需求,本文旨在使用深度学习相关技术,对商周金文文字识别任务进行研究
新型污染物(微塑料)产生的环境污染是当前面临的重大环境问题之一,在工业点源方面也涉及到大量的排放。本研究着眼于工业废水中微塑料污染问题,从工程控制技术的角度出发,在调研评估太湖流域工业污染控制技术与示范工程的基础上,探讨了太湖流域重点行业微塑料的分布特征及典型工业点源污染处理技术对微塑料的截留效应。为后续水环境污染深度治理及以微塑料为主的新型污染物工程控制提供理论依据与技术支撑。论文主要研究结论如
随着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th generation mobile networks,5G)的协议不断演进,通信网络的应用范围逐渐扩大。各行各业对室内定位的需求日益迫切。由于噪声、多路径效应、基站用户间的时间同步等影响因素,目前5G基站还无法提供可靠的定位服务。本文以5G的上行探测参考信号(Sounding Reference Signal,SRS)为基础,研究了5G系统在室内环境下实现定位的关键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在“中国制造2025“的工业化革新的背景下,精密制造业技术突飞猛进,各种设备制造朝向精密化发展,这就对各种设备关键工件的制造精度要求越来越高,如何对工件进行高精度质量检测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课题。本课题针对通用工件的表面轮廓高精度实时测量的需求展开研究。本论文设计搭建了一个通用工件轮廓测量平台,控制系统采用A3200运动控制器,数据采集方面选用STIL光谱共焦传感器,并使用双频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上的信息越来越多,尝试从海量的冗余信息中挖掘出对用户来说有价值的信息,可以提高用户获取有用信息的效率;同时,从大量非结构化数据中获取结构化的知识,构建知识图谱,可以方便用户准确高效的查询相关信息。实体关系联合抽取技术可以有效的解决这个问题,将实体识别与关系抽取任务结合,减少两个任务间的误差传播造成的损失。对于具体运用来说,从文本中识别出实体和关系构建三元组,在知识图谱、信息检索
癌症是一个世界性的重大公共卫生难题,而肺癌在所有癌症中占比最大,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对肺癌进行早筛,进而对确诊的肺癌进行早期干预,可以有效降低癌症死亡率。因此,研究较为精确的计算机辅助检测系统用于辅助放射科医生进行肺结节筛查,提高诊断效率及准确率显得至关重要。高效精确的计算机辅助检测可以有效帮助放射科医生快速准确地发现肺结节区域,进而缓解医疗资源急剧紧缺的问题,提高肺癌患者的五年生存率。本文在3维
三维人体形状补全是计算几何分析和计算机视觉中的一个重要问题,随着三维形状捕获设备的发展,三维形状数据变得易于获取,但由于设备精度等因素的限制,得到的形状往往是破损的。在计算机动画设计过程中,若可以对破损的人体形状进行快速补全,则可以基于现实人体形状进行快速建模;同时,快速补全人体形状可以让自主无人系统以更高的精度感知人类的存在,提升人机协同效率。传统过程化补全方法依赖手工建立的几何和概率模型对破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