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资料来源于福建统计年鉴、福建经济年鉴及与茶叶经济、WTO农业条款有关的著作、期刊。作者在参阅前人研究资料的基础上,从建国后50年来福建省茶叶生产与市场销售的历史变迁分析入手,认为政府宏观政策、科技发展水平、市场体系的建立与发展、知名品牌的创建和行业信息化以及标准体系建设等七个方面是影响茶业生产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发展茶叶深加工是延伸茶业产业链,提高茶叶附加值的重要途径。 通过分析WTO关于农产品贸易的相关条款,指出政府在“绿箱”政策方面仍有较大的实施空间;根据政府对农产品的补贴水平,提出应加大和调整“黄箱”政策支持,以便更好地参与市场竞争。同时指出,加入WTO不仅增大了茶叶出口的机会,也可以实现出口市场的多元化,有利于涉茶企业按照现代企业标准进行规范管理,增强企业在国际茶叶市场的竞争力。同时有利于引进技术、利用外资、促进茶叶产品深加工产业的发展,进而提高企业综合素质,增强出口企业竞争力。但是,由于福建茶叶企业规模较小、生产管理水平较低、生产成本高,在入世初期将受到较大冲击。 通过分析,作者认为加入WTO后,在政府宏观调控方面应实施积极的农业政策,增加对茶业科研、推广体系的投入,加强对茶农和茶叶企业的培训。进一步完善茶叶质量标准体系、安全检测体系和市场服务体系。在提高农业生产力方面,通过调整产业结构,降低农药残留量,促进企业重组,强化行业协会的作用,实施品牌战略,对于实现茶业生产经济效益的提高,增加茶农收入将有重大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