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黄土高原是我国重要的旱作区,水资源短缺是限制该地区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地膜覆盖具有良好的蓄水保墒作用,可以显著提高旱地小麦产量。播前底墒是旱作小麦利用的主要水源,与生育期降雨具有同等重要性。以往研究主要探讨了覆膜对土壤水热、作物产量、水氮效率的影响,而有关播前底墒与地膜覆盖如何交互影响小麦产量以及水氮利用效率研究报道较少。本文以旱作冬小麦为研究对象,利用2年田间定位试验,探究底墒水平和地膜覆盖对小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31672243)"黄土高原地膜覆盖冬小麦利用播前底墒的过程及调控机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黄土高原是我国重要的旱作区,水资源短缺是限制该地区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地膜覆盖具有良好的蓄水保墒作用,可以显著提高旱地小麦产量。播前底墒是旱作小麦利用的主要水源,与生育期降雨具有同等重要性。以往研究主要探讨了覆膜对土壤水热、作物产量、水氮效率的影响,而有关播前底墒与地膜覆盖如何交互影响小麦产量以及水氮利用效率研究报道较少。本文以旱作冬小麦为研究对象,利用2年田间定位试验,探究底墒水平和地膜覆盖对小麦产量和水氮利用效率的影响。试验设高底墒(W1)、中底墒(W2)和低底墒(W3)3个水平,每个底墒水平设常规耕作(C)和地膜覆盖(M)2种覆盖方式,共6个处理。获得的主要研究结果及结论如下:(1)冬小麦产量变化范围在4490~8813 kg hm-2,覆膜小麦籽粒产量显著增加11.0%。年份、底墒和覆盖对产量具有显著的交互作用。如平水年(2019~2020年),高底墒地膜覆盖对小麦籽粒产量的影响不显著,而在中、低底墒水平下,覆膜小麦的产量显著提高了20.9%和25.0%。湿润年(2020~2021年),高底墒条件下覆膜小麦产量显著提高了6.1%,中、低底墒地膜覆盖措施的籽粒产量有增加的趋势。收获指数的范围在40.7%~48.3%,地膜覆盖没有显著影响收获指数,底墒和覆盖对收获指数具有显著的交互作用,高底墒覆膜小麦收获指数显著降低,2年的降幅分别为4.2%和4.4%;中底墒水平覆膜小麦收获指数增加,2年的增幅分别为0.9%和9.6%,而低底墒水平下地膜覆盖对收获指数影响不显著。(2)冬小麦生育期蒸散量的范围为341.1~444.4 mm,覆膜小麦生育期总蒸散量显著降低了3.6%,覆膜作物花前蒸散量显著减少15.7 mm,地膜覆盖对花后小麦蒸散量无显著影响。底墒和覆盖对小麦生育期和花前花后各阶段蒸散量无显著交互作用。水分利用效率为12.8~22.2 kg hm-2 mm-1,在高、中、低底墒条件下,覆膜小麦水分利用效率增幅在0.9%~27.6%之间,水分利用效率对底墒和覆盖的交互作用没有明显的响应。(3)冬小麦籽粒吸氮量的范围为108.0~179.1 kg hm-2,地膜覆盖籽粒吸氮量显著增加14.1%。地上部吸氮量的变化范围为133.4~212.8 kg hm-2,覆膜小麦地上部吸氮量显著增加12.0%。底墒和地膜的交互作用对籽粒和地上部吸氮量影响不显著。生产百公斤冬小麦籽粒需氮量的变化范围为1.9~3.0 kg,地膜、底墒和覆盖的交互作用对生产百公斤籽粒需氮量无显著影响。(4)氮肥偏生产力的范围为41.6~65.3 kg kg-1,地膜覆盖下氮肥偏生产力显著增加10.9%,氮素吸收效率的变化范围在1.0~1.6 kg kg-1,覆膜显著增加17.7%,氮素利用效率的变化范围为33.9~53.5 kg kg-1,氮收获指数的变化范围为79.6~89.1%,地膜覆盖对氮素利用效率和氮收获指数没有显著作用,底墒和覆膜的交互作用仅显著影响氮肥偏生产力。平水年(2019~2020年)地膜覆盖氮肥偏生产力在高底墒水平无明显变化,在中、低底墒水平下氮肥偏生产力分别显著增加20.9%和25.0%。湿润年(2020~2021年)地膜覆盖氮肥偏生产力在高底墒水平下显著增加6.1%,在中、低底墒水平下差异不显著。综上,地膜覆盖提高了小麦产量,降低小麦生育期总蒸散量,提高水分利用效率。地膜覆盖措施促进小麦对氮素的吸收,从而显著提高氮肥偏生产力、氮素吸收效率。地膜覆盖与底墒对小麦产量和氮肥偏生产力有显著的交互影响,在平水年中、低底墒条件下地膜覆盖明显增加了冬小麦籽粒产量和氮肥偏生产力,在湿润年高底墒条件下地膜覆盖具有明显的增产作用,同时提高了氮肥偏生产力。因此,黄土高原地区不论底墒水平如何,地膜覆盖均有利于提高小麦产量以及氮效率。
其他文献
通过平板对峙拮抗试验,筛选出对苹果连作障碍主要病原菌具有较强拮抗作用的7株芽孢杆菌QSB-6(解淀粉芽孢杆菌)、HSB-2(死谷芽孢杆菌)、XNRB-3(地衣芽孢杆菌)、XC1(贝莱斯芽孢杆菌)、2RS-9(西姆芽孢杆菌)、4R-5(枯草芽孢杆菌)和9R-5(萎缩芽孢杆菌)。将7株菌株复合,发现这些菌株相互兼容,可以共同培养。在优化发酵条件基础上,研制出防控苹果连作障碍菌肥并进行效果验证,以下简称
<正> 根据現有关于半导体,特別是閃鋅矿族半导体电学性能和物理性能的实驗材料,可以告訴我們这样一个概念:半导体是一种具有共价键(大多数半导体)和飽和原子价的物貭。对具閃鋅矿結构的半导体有意識的研究,首先是在苏联开始的。高留諾娃在从事由約飞院士建議的关于灰錫的研究中,发現在低溫条件下,白錫轉变为稳定的灰錫可借助于InSb或CdTe作为“引发剂”而实現。于是在1950年即使她們确信:按格里姆(H.G.
自美国著名学者劳伦斯·韦努蒂提出“译者隐形”理论以来,该理论就被广泛用于跨文化交际翻译活动中。商业广告作为典型的跨文化交际活动,其翻译兼具美学价值和经济效益。以“译者隐形”理论为基础,分析广告英语的特点和翻译策略,探讨译者隐形理论在广告英语翻译实践中的合理性和适用性,以期为商业广告翻译实践提供启示。
课程思政教学是自动化信息类专业培养综合人才的重要抓手。文章通过对自动化信息类专业课程进行分析,对典型的专业基础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的思政元素进行挖掘和提取,阐述了课程思政内容与专业内容进行融合的方法。通过课堂实践,对相关专业学生开展思政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的问卷调查统计分析,表明该内容与方法符合自动化信息类专业课程思政教学需求,有助于专业课程教学方案的完善和提高。
垄沟集雨种植技术可以有效缓解半干旱区旱地作物缺水状况,提升作物生产水平。能否将该种植模式应用于关中灌区,在有效收集和利用天然降水、节约灌水资源的基础上,解决该区作物周年生产季节性缺水的问题?目前尚无定论。该模式下,麦-玉复种农田土壤水分、作物生长发育及产量形成对不同垄面覆盖材料的响应机制也不清楚。针对以上问题,于2019-2021年,在陕西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试验站,以冬小麦、夏玉米为研究对象,设
<正>支气管哮喘为呼吸内科常见疾病,具有发病率高、病情易反复等特点,需要一定的治疗周期[1]。为进一步提高疾病治疗效果,医院需在给予科学治疗的基础上配合全面、有效的护理措施,帮助患者全面改善生命质量。本文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植物源天然产物是新农药创制的重要途径之一。透骨草(Phryma leptostachya)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作为传统杀虫植物在东亚地区长期用于害虫防治,其含有多种高杀虫活性的木脂素类化合物,尤其是双氧木脂素A((+)-haedoxan A)对双翅目和鳞翅目害虫具有极高的杀虫活性。前期研究也表明双氧木脂素A具有显著的选择性和低细胞毒性,对人类和高等动物相对安全。因此,开发以双氧木脂素A为主要杀虫
高校英语教学应教会学生熟练、正确运用英语知识和技巧与国际友人沟通交流,成为优秀的国际双语型人才,这就需要加大口语教学比重,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培养学生英语口语交际能力,从学生角度来说,能强化学生语言学习能力、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从教育文化角度来说,能促进文化交流、推动高等教育的国际化。为此,高校要增加口语交际教学内容,基于新媒体创新口语教学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口语交流实践训练,听说结合加深学生
绿色发展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基础要求,而温室气体排放是引发全球变暖等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为了实现农业绿色发展,开展温室气体绿色减排的相关研究是十分重要的。本研究基于关中平原冬小麦-夏玉米轮作模式,采用裂区试验设计,主处理设置为不同秸秆还田模式:秸秆不还田(W0)、秸秆还田(W1);副处理设置为不同施肥模式:不施肥(/)、施氮肥(N)、施氮磷肥(NP)。研究秸秆还田配施化肥对农田理化
当前的英语教学存在教师照教材念、照课件念等现象,知识与实践脱节,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学习效率低,基于此,笔者探讨如何通过改编英文歌曲、录制音频、运用手影、全身反应、指导角色扮演等方式来创设逼真的英语学习环境,引导学生在英语学习中体验、参与、交流和合作,触发学生听觉、视觉、动觉、情感的共鸣,以期激发学生兴趣,不断提高英语教学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