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尽管在第三帝国时期的政治经历让施米特备受争议,但是晚近半个世纪以来,施米特作为与博丹、霍布斯相提并论的主权思想家以及“欧洲最后一位公法学家”的形象都已被广为接受。作为欧洲最后一位公法学家,施米特的研究视野常常突破实证主义法学的框架和限制,侵入到诸如文学和历史的领域。《哈姆雷特或赫库芭:时代侵入戏剧》是施米特讨论主权和欧洲公法问题的独特作品,同时也是施米特与另一位20世纪重要德语思想家本雅明对话的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尽管在第三帝国时期的政治经历让施米特备受争议,但是晚近半个世纪以来,施米特作为与博丹、霍布斯相提并论的主权思想家以及“欧洲最后一位公法学家”的形象都已被广为接受。作为欧洲最后一位公法学家,施米特的研究视野常常突破实证主义法学的框架和限制,侵入到诸如文学和历史的领域。《哈姆雷特或赫库芭:时代侵入戏剧》是施米特讨论主权和欧洲公法问题的独特作品,同时也是施米特与另一位20世纪重要德语思想家本雅明对话的延迟回应。在魏玛时期,施米特与本雅明就已经开启了隐匿的对话。在这一阶段,经由《论专政》到《政治的神学》两部作品,施米特确立了自己的主权理论。针对施米特在《政治的神学》中提出的“主权,就是决断例外状态”,本雅明在《德意志悲苦剧的起源》一书中做出了批判。在这本著作中,本雅明认为悲剧的对象是英雄时代的神话,而悲苦剧的对象是历史。本雅明进一步表明:在巴洛克悲苦剧中,君主(主权者)是历史的代表,而莎士比亚戏剧中的哈姆雷特恰好是巴洛克历史舞台上忧郁君王的典型代表,因其优柔寡断而并没有决断例外状态的能力。在第三帝国时期,帝国的桂冠法学家与帝国政治的殉道者保持着天然的距离,同时,施米特将自己的研究转向主权的国际法方向,因此直到二战后施米特才重新回应本雅明的批判。与本雅明将《哈姆雷特》定位为悲苦剧不同,施米特认为莎士比亚时代英国的历史现实和政治紧张侵入到戏剧中,使得舞台上呈现出哈姆雷特—詹姆斯国王的双重形象,也使《哈姆雷特》被提升为悲剧。施米特进一步表明,本雅明未能准确把握《哈姆雷特》悲剧,就在于没有理解莎士比亚时代依然清晰可见、呈现为公共性的主权形象。通过将《哈姆雷特》解释为悲剧,施米特表明哈姆雷特虽然不是上古时期悲剧里的神话人物,但是这一人物在历史中产生了神话的力量,这种力量通过优柔寡断的詹姆斯国王面临的紧急状态以及斯图亚特王朝的历史“决断”,最终形成了斯图亚特家族的历史悲剧。另一方面,施米特认为,本雅明没有能够准确定位莎士比亚悲剧与巴洛克悲苦剧的区别,实质上是没有能够理解莎士比亚时期英国的“野蛮”同17世纪欧洲大陆主权国家的“政治”之间的对立。斯图亚特家族悲剧之后英国远离欧洲大陆的“利维坦国家”,走向“自由而无根”的海洋,从而开启了四个世纪以来欧洲的“陆地—海洋”框架下的大地法秩序。正是通过位于欧洲精神分裂起源之处的哈姆雷特—斯图亚特家族神话,施米特看到以英国为代表的海洋文明对二十世纪传统主权国家和欧洲公法所造成的深远影响。《哈姆雷特》悲剧与传统主权国家和欧洲公法的历史命运联系在一起,施米特作为欧洲最后一位公法学家,也是在时代历史的特殊处境下经历了他个人的“悲剧命运”。在很大程度上,优柔寡断的神话人物哈姆雷特身上,也影射出一代欧洲“知识精英”的特殊历史处境和命运。本文意图通过关注施米特对文学史上著名悲剧以及神话人物的解释,揭示施米特对传统主权国家以及欧洲公法命运的深邃思考,也更深入地呈现欧洲最后一位公法学家的个人悲剧性命运。本文主要由引文、正文、结语三个部分组成。正文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通过施米特在魏玛时期的《论专政》和《政治的神学》两部作品,勾勒施米特早期所确立的主权理论。另外介绍施米特与本雅明两人在魏玛早期开启的隐匿对话,重点讨论本雅明在《德意志悲苦剧的起源》中通过将《哈姆雷特》戏剧确立为“悲苦剧”而完成的对施米特主权理论的批判。第二部分阐述二战后施米特重新回到本雅明对自己的主权批判问题,重点介绍施米特通过识别出哈姆雷特形象背后的历史现实,从而将《哈姆雷特》定位为悲剧。施米特认为,詹姆斯国王-斯图亚特家族的悲剧通过“哈姆雷特”面具侵入戏剧,使得《哈姆雷特》中的主权形象呈现出特殊性。另一方面,通过追溯悲剧的起源问题,可以将哈姆雷特神话与政治统一体的主权决断意志相联系。第三部分重点探讨斯图亚特家族悲剧之后英国远离欧洲大陆的“利维坦国家”,走向“自由而无根”的海洋,从而开启了欧洲的“陆地—海洋”大地法秩序,最终对四个世纪以来传统主权国家和欧洲公法的命运产生了持久影响。第四部分探讨哈姆雷特神话与欧洲公法的历史命运相联系,而作为欧洲最后一位公法学家,施米特也是在这一历史的特殊处境下经历了个人的政治悲剧。施米特在哈姆雷特神话身上看到了欧洲“知识精英”的历史处境和命运。
其他文献
生态环境损害赔偿金是环境民事公益诉讼中对生态环境侵权人的侵权行为适用法律的结果,完善对生态环境损害赔偿金(以下简称生态损害赔偿金或赔偿金等)的有效管理、使用及监督制度是保障环境公益诉讼制度有效落地,从而实现受损生态环境修复和治理目的的核心所在。本文通过对我国现阶段生态损害赔偿金管理相关制度的立法和司法实践进行归纳分析,同时对生态损害赔偿金的归属、管理主体及模式等进行深入探讨,以期在生态损害赔偿金管
自21世纪以来,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和不断前进,当代社会对人才各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学校存在的目的是使孩子提前为进入当今复杂的社会做好准备。因此学校的价值不再是将书本上的“死”知识灌输给学生,现代教育应更加注重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出现改变了原有的传统教学模式,改变了学生被动的学习地位,促进了课堂中师生、生生互动。小组合作学习在我国迅速发
随着新冠疫情的爆发,大型线下社会活动相继取消,电影节展也不例外。作为视听社交传播活动中的重要一部分,国内电影节展采取了从线上突破的方式,保证信息传播活动维持正常运行。本篇调查报告以国内线上电影节展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选取上海国际电影节、北京国际电影节、中国电影金鸡奖和广州国际纪录片节四个节展为案例,同时以实地观察和半结构式访谈的方式辅助调研,总结评判标准,评析后得出结论:上海电影节、广州纪录片节的线
郑伯奇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创造社的最初成员之一,同时也是“左联”发起人之一,他在文学、戏剧、电影编剧以及文学理论、文学批评等方面都做出了有益的贡献。与学界对他在二三十年代的文学活动及思想的研究相比,他在抗战爆发后的文学创作及实践很少为人所关注。抗战爆发后,郑伯奇除了在重庆短居4年,其余时间都定居于西安。他的文学活动及实践既受到了西安这一战时特殊地域的限制与影响,同时也给西安文坛的发展带来了积极的影响
近年来,随着国家政策的不断推进,研学旅行被正式纳入中小学教育教学计划,各地市中小学积极开展研学旅行活动,我国研学旅行步入了快速发展阶段。作为一种开放式的教育形式,研学旅行将校内教育与校外教育相连接,让学生可以在真实的自然和社会环境中学习,是培养中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乡土地理是初中地理教学的重要内容。通过研学旅行的方式学习乡土地理,不但充分利用了乡土地理资源,还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在广阔的自然
控制下交付作为一种重要的侦查形式,由于其成效显著而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所使用,其适用范围也扩展至跨国有组织犯罪、腐败犯罪等领域。由于近年来毒品在我国的泛滥,我国非常重视对毒品犯罪的打击,因此我国签署了《禁止非法贩运麻醉药品和精神药物公约》,此外,为规范控制下交付的实施,公安部于1997年发布施行了《关于毒品案件侦查协作有关问题的通知》2002年5月15日,公安部禁毒局发布施行了《毒品案件侦查协作规定》
辩护律师核实证据制度是我国在加强辩护权保障方面作出的重要规定,不仅有利于辩护律师在控方证据中找寻存在的瑕疵、疑点、矛盾点,发现被人为筛选、隐匿甚至伪造的部分证据,进而“以子之矛攻子之盾”为被追诉人提供最好的辩护,同时这一个过程也是被追诉人庭前知悉案件证据的重要途径。但由于立法的粗疏,法律解释的缺位,致使核实证据制度实践运行不畅。故本文在梳理核实证据理论争议的基础上,解读现行立法规定并结合实践运行现
世界上诸多国家将发展学生个性和培养创新型人才视为当前教育的首要任务,个性化教学已成为中国新课程改革的目标。同时作为一门高中必修模块《信息技术》,实施个性化教学对推进信息技术教育教学改革具有重要意义,个性化教学的实施关键是因材施教,对学习者的个性化精准描绘是核心条件,本文设计了“学习者画像”支撑下的个性化教学模式,并以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为例开展教学实践,基于学习者特征和数据挖掘的视角,分析学习者的
《夺印》是上世纪60年代出现并在中国当代产生过重大影响的文学作品。该剧主要讲述了发生在人民公社化时期的关于阶级斗争的故事。自扬剧《夺印》于1962年冬季赴上海演出大获成功之后,在全国各地迅速形成一股“《夺印》热”,上至国家领导,下至普通百姓,没有不知《夺印》,没有不看《夺印》的。在《夺印》的辉煌时期,有包括评剧、评书、话剧、鼓词等在内的超过40种艺术形式对其进行移植和改编。绪论部分简单介绍研究缘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