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中宝黛爱情悲剧之演成——基于存在论的美学考察

来源 :湖南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layum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红楼梦》做为一部“百科全书”式的奇书,自它问世至今,直都受到世人瞩目并形成了一股研究热潮,素有“红学”之称。整个红学研究内容十分丰富,其中关于宝黛爱情悲剧就不乏研究者与研究力作。总的说来,这些研究集中从宝黛爱情基础及其所处的社会、历史环境出发,也有从文化意义层面出发,来研究其悲剧成因。然而,这种种研究都局限在从外部环境上作出解释与探讨,即“外部冲突论”,而对其真正原因之内因所在没能做出深刻的探究。而这种内因正是研究中种种论说成立之根基。  得此引导,本文以海德格尔存在论为切入点,以爱情真义在现实中的两种不同维度为基础,从而对宝黛爱情悲剧之演成作出存在论之美学探究。在海德格尔看来,人之本质就是“去…存在”,而贾宝玉、林黛玉二人在贾府现实的存在便是海氏之“在”。本文在贾宝玉、林黛玉二人的原型探微基础上,分别着重分析了二人“在”之性格特征。本文认为宝黛二人的性格存在仅是依存了其本身之“去…存在”,却没能依存于贾府之在。于是,宝黛爱情的“在”终究只得让位于贾宝玉与薛宝钗之婚姻的“在”。宝黛爱情悲剧之“在”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和现实意义,它拓展了以往宝黛爱情研究的视域,提升了爱情真义之“在”的现实维度,即爱情真义的审美维度走向心性学维度,走向平凡而具诗意的人间生活。  
其他文献
本文以戴厚英作品中的女性意识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作品中女性/性别观及其叙述策略、叙述视角的分析,透视戴厚英其人、其作,揭示戴厚英独特的文本世界和精神世界。全文分两章。
新时期以来,在儿童文学领域中,少年小说以实际的创作成就、活跃的探索姿态、庞大的作家群体等使其成为有目共睹的最为亮丽的一道风景线。当代意义上的少年小说是特指那些联系着
毕飞宇以丰厚的创作实绩在当代文坛独占一角.该文谨以他的中短篇小说为研究对象,着重从作品的丰富内蕴、人物塑造、语言艺术等下手,揭示作家"最朴素"的现实主义叙事艺术和轻
中外交流历时久远,特别是十六世纪以后,传教士进入中国,开始了他们的中国之旅。据明史记载:“自利玛窦入中国后,其徒者益众”。自此,传教士在中国的活动范围日益扩大,影响逐步加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