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本研究聚焦于优化劳动教育课程。劳动教育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基本要求,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是学生成长的必要途径,它的主要实施渠道是开设劳动教育课程。由于各种原因,学校劳动教育有效开展面临众多现实困境。但同为活动课程的《道德与法治》课程经多年的探索与实践已相对成熟和完善,且与《劳动教育》课程在教育目标、教育内容和教育实施上具备一定的相似性和相关性。因此,为有效落实《劳动教育》课程的实施,本研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聚焦于优化劳动教育课程。劳动教育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基本要求,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是学生成长的必要途径,它的主要实施渠道是开设劳动教育课程。由于各种原因,学校劳动教育有效开展面临众多现实困境。但同为活动课程的《道德与法治》课程经多年的探索与实践已相对成熟和完善,且与《劳动教育》课程在教育目标、教育内容和教育实施上具备一定的相似性和相关性。因此,为有效落实《劳动教育》课程的实施,本研究着眼于二者的整合,以期达到优化《劳动教育》课程的同时也为《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持续发展开拓新的路径。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方法如下。第一,通过文献分析法整理分析国内外学者对劳动教育课程、道德与法治课程、课程整合的相关研究。第二,对初中现行劳动教育课程的教学过程各主要环节进行解构分析。首先,进行文本分析。重点分析了《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针对初中学段《劳动教育》课程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上的要求。其次,通过问卷调查法对13所初中学校116名劳动教育课程教师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当前《劳动教育》课程在实施过程中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的现状。并抽取8位劳动教育课程教师和初中各年级共12名学生进行访谈,了解初中《劳动教育》课程在课程目标设定、课程内容选择、课程实施组织和课程评价开展上的现状。最后采用实物分析法。向调研的13所初中学校的学校管理者、教师收集了与劳动教育课程相关的文本资料,如学习作品、劳动日志等,通过一手学校文本资料了解当前劳动教育课程的实施与管理状况。第三,对初中现行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过程各主要环节进行解构分析。首先,进行文本分析。分析了《道德与法治》教材中体现的劳动教育内容,以年级为载体进行呈现。并分析了《思想品德》课程标准中体现的劳动教育内容。其次,进行实物分析。通过向调研的13所初中学校的学校管理者、教师收集了与《道德与法治》课程相关的文本资料,如德育活动实施方案、课程表等,通过一手学校文本资料了解当前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实施与管理状况。第四,以泰勒原理、家族相似理论为研究基础就家庭劳动、校园劳动、志愿服务劳动三方面开展整合。整合过程和结果以表格形式展示,对比分析二者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四方面的可整合内容和课程整合后的整合结果,整合结果突出劳动教育课程的实践性和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思想性。第五,课程整合的建议围绕课程目标和课程实施展开。整合后的课程目标突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育和对劳动成果的尊重,整合后的课程实施突出增强初中生的劳动实践体验。
其他文献
《聊斋志异》成书于清代,是中国文学史上一部优秀的文言短篇小说集,该书将神鬼故事与当时的社会风情相结合,形成了独特的文学风格。小说涵盖丰富的中国文化元素,吸引了国内外译者进行外译传播,译成20多种外语,在海外享有盛誉。在众多的外语译本中,英译本的数量最多。国内外此前对《聊斋志异》英译本的社会研究,多从宏观角度探究翻译过程中译者所受意识形态的操纵,着眼于社会文化对译者的影响。然而少有研究者关注《聊斋志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人才已然成为企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如何在竞争激烈又复杂多变的当下吸引并留住优秀人才也成为企业发展过程中亟待解决的核心问题。从企业人才发展的角度来看,新员工培训成为人才招募后至关重要的第一步,有效的新员工培训使其尽快融入,从局外人变为符合组织文化发展的组织人,使他们快速适应并融入到新的工作环境,初步找到适合自身角色的定位,制定在组织发展
最近几年,飞速发展的互联网创造了大量非结构化文本,这些非结构化文本包含着真实世界的各种信息。实体关系抽取任务是为了从这些杂乱无章的散乱文本中抽取出关键的语义信息得以转换成机器易于理解的结构性信息。实体关系抽取包括命名实体识别和关系抽取两个子任务,作为其一的子任务关系抽取,是做下游任务的重要一个前提环节。针对单句上的关系抽取任务已经有大量的研究了,研究学者们也将目光从单句转向了文档级别复杂跨句文档级
社会工作专业在中国已经走过了30多个年头。越来越多的社会工作组织如雨后春笋般的活跃起来。在此基础上,横贯政府、社会组织、高校等多个主体的行业协会运用而生,其在规范设计、组织孵化、资源匹配、人才建设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年来,随着政社“脱钩”工作的有序推进,越来越多的行业协会从政府的寄生关系中走出来,一方面,充分的激发了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和提供社会服务活力;另一方面,从寄生关系中走出来的行
唐朝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史上的最高峰,东西方之间经济文化交流活动频繁,外来文化和生活方式,对唐朝人民的生活带来了潜移默化的影响。在着装方面,体现于外来服饰在中原地区的广泛应用,后人对这类服饰,统称为“胡服”。据史料记载,胡服最早于汉代流传至中国,唐代最为流行,在现存的唐代画作、陶俑和壁画中可以寻得许多身着胡服的人物形象。唐代时期胡服的广泛使用既是政治、经济、文化背景下催化出的社会现象,也是中国古代服
2016年,国家旅游局全域旅游示范区工作开展标志着我国旅游业迎来了全域旅游发展的新时代。2018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全域旅游发展的指导意见》印发,标志“全域旅游”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随着2022北京冬奥会的成功申办,国内冰雪旅游热度逐渐攀升,给冰雪运动、冰雪旅游产业的发展带来巨大推力。时代的发展使得传统离散的、单一的旅游模式被旅游目的地所替代,为顺应时代的发展需要,旅游模式向“全域化”演进,“
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是由古人创作的诗词与现代创作技法完美结合形成的一种独特风格的艺术歌曲,在歌曲创作、演唱形式上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旋律婉转动听,歌词精简内涵,格调清新雅致,结构短小精悍,这种独特的魅力深受广大声乐爱好者的喜爱。本文主要是以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的概念、创作历程、歌曲演唱特点分析以及演唱风格的艺术性,分为四章进行论述。第一章,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概述,本章节以
师生言语互动是小学语文课堂最基本的形式。本研究以改进型弗兰德斯互动分析系统作为研究工具,采用文献研究法、课堂观察法以及案例分析法这三种研究方法对小学语文课堂师生言语互动展开研究。从课堂言语结构、师生情感气氛、教师言语倾向、课堂师生问答四个方面对小学语文课堂师生言语互动的现状进行分析,从现状中总结小学语文课堂师生言语互动存在的问题,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归因分析,进而提出优化策略。研究发现小学语文课堂师
目的:探讨分析食管异物及其并发症的临床特点及防治措施。方法:对2014年01月至2019年10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耳鼻咽喉科收住院的食管异物383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所有病例按照有无发生并发症分为并发症组和无并发症组,并发症主要包括:食管穿孔、损伤性食管炎、颈部脓肿、食管腐蚀伤、食管周围脓肿、食管周围炎、纵膈气肿、皮下气肿、纵膈炎、纵膈脓肿、咽部脓肿、气管食管瘘。并发症的确定主要根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