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ICU脑卒中患者康复预后的预测模型构建

来源 :昆明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jiajia08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 的]随着脑卒中患者的死亡率逐年下降,大量的重症脑卒中患者将转入ICU进一步生命、呼吸支持,导致后ICU脑卒中患者逐年增加。目前对后ICU脑卒中患者康复预后的预测尚没有系统的客观的方法体系,精准客观的预后评估可以帮助康复团队制定更切实可行的康复目标与康复计划,更利于及时采取最有效的康复措施尽可能地帮助患者早日康复并改善其生活质量。本研究拟探讨后ICU脑卒中患者康复预后的相关因素,并建立基于临床资料与肌骨超声的联合预测模型,探讨预测模型对后ICU脑卒中患者康复预后的判断价值。[方法]采用前瞻性观察研究方法,收集2019年12月至2021年2月在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康复科住院的后ICU脑卒中患者80例,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纳入患者62例,其中脱失15例,最终本研究共纳入47例,其中脑出血19例(40%),脑梗塞28例(60%)。收集患者的人口学资料、ICU住院时间、呼吸机使用时间、ICU内的营养支持方式、采集患者入院时的血常规、血生化、感染三项、超声相关的参数,完善Glasgow coma scale(GCS)、Sequential Organ Failure Assessment(SOFA)、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 Ⅱ(APACHE Ⅱ)、mNUTRIC评分。对患者进行19天的康复治疗后,再次完善超声评估、记录患者住院期间的胃管、气管插管拔管情况、抗生素使用情况、住院费用,并对患者进行PULSES评定,评价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ctivity of Daily Living,ADL),通过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探讨临床资料及肌骨超声对后ICU脑卒中患者康复预后的预测价值以及联合预测模型的预测价值。[结 果]康复预后结局:47例患者中,22例患者PULSES评分≤12分,康复预后较好,25例患者PULSES评分>12分,ADL严重障碍,康复预后较差。单因素分析:临床资料中,ICU住院时间、呼吸机使用时间、APPACHEII评分、SOFA评分、GCS评分、mNUTRIC评分、前白蛋白、PCT、住院费用、住院期间并发症数量、住院期间胃管、气管拔管情况、抗生素使用情况两组间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测量指标中,两组间患侧股四头肌厚度出入院差值、患侧股直肌VTIQ出入院差值、患侧股中间肌VTIQ出入院差值、患侧腓肠肌内侧头翼状角出入院差值、健侧股四头肌厚度出入院差值、健侧股直肌厚度出入院差值、健侧股中间肌VTIQ出入院差值、健侧腓肠肌内侧头翼状角出入院差值、患侧股直肌厚度出入院差值、患侧股中间肌厚度出入院差值、入院患侧股中间肌VTIQ、健侧股中间肌厚度出入院差值、健侧股直肌VTIQ出入院差值、右侧膈肌平静呼气末厚度出入院差值、右侧膈肌平静呼吸移动度出入院差值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以患者的康复预后作为因变量,采用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 mNUTRIC 评分(P=0.017<0.05,OR=3.298)、ICU 住院时间(P=0.02<0.05,OR=1.029)是后ICU脑卒中患者康复预后的危险因素;GCS评分(P=0.031<0.05,OR=0.927)、患侧股四头肌厚度出入院差值(P=0.011<0.05,OR=0.025)、右侧膈肌平静呼吸移动度出入院差值(P=0.001<0.05,OR=0.010)是患者康复预后的保护因素,通过筛选超声指标和临床相关因素,建立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发现联合预测模型预测效能(AUC=0.850)优于临床资料预测模型(AUC=0.693)及肌骨超声预测模型(AUC=0.708)。[结 论]1、mNUTRIC评分、ICU住院时间是后ICU脑卒中患者康复预后的危险因素,与后ICU脑卒中患者康复预后呈负相关;2、GCS评分是后ICU脑卒中患者康复预后的保护因素,与后ICU脑卒中患者康复预后呈正相关。3、患侧股四头肌厚度、平静呼吸时右侧膈肌移动度是后ICU脑卒中患者康复预后的保护因素,与后ICU脑卒中患者的康复预后呈正相关;4、基于肌骨超声联合预测模型的预测效能优于临床资料预测模型及肌骨超声预测模型。
其他文献
[目的]调查玉溪市红塔区美沙酮维持治疗人员的治疗动机及依从性现状,通过微信公众平台设计针对性的线上干预措施,提升美沙酮维持治疗人员的认知、动机和治疗依从性,并评估线上移动健康干预措施的可行性、满意度及初期干预措施的效果,及时作出调整为后续干预提供依据。[方法]在玉溪市红塔区美沙酮维持治疗门诊进行随机对照研究,对符合入组标准的研究对象签署知情同意书,然后随机分组。首先开展基线调查,包括:研究对象的一
[目的]比较青少年抑郁障碍、双相障碍、精神分裂症患者与健康人群认知损伤的差异,研究抑郁障碍、双相障碍、精神分裂症患者在执行任务下前额叶激活模式,并分析认知功能与前额叶血流Oxy-Hb的影响,探讨不同疾病患者认知改变与执行功能障碍的关系。[方法]纳入符合美国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五版(DSM-5)诊断标准的抑郁症患者31例、双相障碍患者24例、精神分裂症患者19例,健康对照组31例。采用重复性成套
[目的]探究首发或至少1月未服用抗抑郁药物治疗的抑郁障碍患者与健康对照组外周血浆中的proBDNF水平表达差异;探究抑郁障碍患者是否存在认知功能损害;分析抑郁障碍患者血浆中的proBDNF表达水平分别与疾病严重程度、认知功能是否存在相关性;探究proBDNF能否作为抑郁障碍的诊断、治疗和预后评估的生物学标记物。[方法]实验组与健康对照组的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相匹配,采用ELISA法对73例抑郁障碍
[目 的]比较抑郁症患者与健康对照杏仁核亚区体积及杏仁核亚区之间结构协变连接的差异,探究其体积有差异脑区与临床特征的关系;比较焦虑性、非焦虑性抑郁患者和健康对照杏仁核亚区体积及杏仁核亚区之间结构协变连接的差异,探究体积有差异脑区与抑郁症患者临床特征的关系。[方法]对155例首发未治疗抑郁症患者和178例健康对照进行头部结构磁共振扫描,利用Freesurfer软件对所有受试者杏仁核进行分割并得到各亚
[目的]既往抑郁症动物模型研究表明缰核(Habenula Nucleus,Hb)在抑郁症(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MDD)的发病机制中有重要作用,而其机制可能是由于Hb的簇状放电对大脑神经环路的影响,然而Hb对MDD患者大脑神经环路的具体影响原因缺乏深入的研究,且缺乏与之相关的临床特征的研究,因此本研究应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Resting-state functiona
[目的]本研究通过评估处于不同病期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皮层内抑制功能、临床症状和各种环境应激因素,探讨皮层内抑制缺陷是否稳定地存在于精神分裂症的各病程阶段;并进一步探讨皮层内抑制缺陷与认知功能和其他临床症状的相关性,以期探索精神分裂症的大脑皮层抑制缺陷机制,并为开发更有效的认知缺陷治疗措施指明方向。[方法]本研究共纳入精神分裂症患者122例,其中首发未服药精神分裂症患者(首发组)36例,复发精神分裂
[目的]Gαq是G蛋白α亚单位家族的重要成员,是体内一个重要的信号通路蛋白。课题组前期研究发现,人神经元样细胞株SY5Y和大鼠神经元样细胞株PC12中过表达Gαq明显增强了细胞的抗氧化损伤能力,机制可能与过表达的Gαq激活ERK、Nrf2通路、抑制NF-κB通路有关。进一步研究发现,过表达Gαq的神经元样细胞中SFPQ明显上调。SFPQ是一种DNA/RNA结合蛋白,参与了多种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发生发
[目 的]缺血后适应可以通过激活大鼠早期再灌注过程中的自噬来减轻脑缺血-再灌注带来的损伤。自噬通过一系列自噬相关蛋白完成自噬的过程,其中Atg7是自噬结合系统和自噬体形成所必需的蛋白,它在自噬体的形成过程中起到重要的调控作用。本文研究Atg7在脑缺血后适应对脑组织保护中的作用。[方 法]使用Atg7-/-大鼠及SD大鼠,线栓法制作大鼠大脑中动脉梗死模型(MCAO模型),分别进行脑缺血-再灌注以及脑
[背景]重组腺相关病毒(recombinant adeno-associated virus,rAAV)在治疗神经退行性疾病方面显示出巨大的潜力。然而,血脑屏障(blood-brain barrier,BBB)的存在阻碍了病毒载体的有效传递。通过开颅定向注射是实现rAAV转染最常用的方法,但这增加了颅内感染和其他并发症的风险,使得其临床应用受限。目前研究表明,低频聚焦超声(focused ultr
[目的]本研究采用低强度聚焦超声(low-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LIFU)对C57BL/6小鼠的伏隔核(nucleus accumbens,NAc)进行超声刺激,运用强迫游泳、旷场实验、Morris水迷宫、透射电子显微镜以及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等技术,从行为学、组织形态学以及神经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