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术后发生胰瘘的危险因素临床分析

来源 :中国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n1985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胰瘘是胰腺外科的严重并发症,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ancreaticduodenectomy PD)术后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虽然通过胰腺外科手术技术的改进和生长抑素的应用等,胰瘘发生率较前下降,但PD术后胰瘘发生率仍为10%~15%。胰瘘及其继发的腹腔感染和出血增加了PD术后的病死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故研究胰瘘发生的危险因素对于预防PD术后胰瘘的发生有重要意义。胰液若流入腹腔则形成胰性腹水,若胰液被周围组织包裹则形成假性囊肿,漏出的胰液腐蚀周围的肠壁或胃壁,导致胰管与胃或肠相通则为胰内瘘,胰液经引流管或切口流出体表则为胰外瘘或胰皮肤瘘,临床上的胰瘘一般指胰外瘘。 分析PD术后胰瘘发生的主要原因多与疾病所致胰腺解剖结构和病理生理改变及手术本身有关:①胰腺解剖结构及病理生理改变:胰管直径、胰腺质地、术后血红蛋白含量测定及既往上腹部手术史与胰瘘发生有密切关系,胰管扩张、质地变硬、纠正贫血及既往无上腹部手术史致胰瘘发生率降低:②胰腺损伤:术中胰腺损伤未能及时发现并妥善处理,尤其伤及胰管,术中游离胰腺时牵拉或挤压致胰腺挫伤或挤压伤,术后胰腺肿胀、进行性坏死并继发感染,造成胰管继发破裂,胰漏形成;③胰液引流情况:胰管被缝扎、受压,胰液流出不畅,胰管内压力增高导致破裂;④胰肠吻合方式:胰腺与消化道重建时吻合口不严密,胰液外溢,或胰液腐蚀吻合口,致吻合口胰瘘。总之,PD术后胰瘘的发生与多因素有关,术中预防的措施则主要是针对胰腺与消化道重建时吻合口的处理上,但一些胰瘘发生的高危因素也应引起足够重视,如患者纠正贫血、改善营养状态及生长抑素应用等,对降低胰瘘发生率有积极作用。因此,术前及术后有效营养支持及治疗合并症,围手术期用药预防和术式选择、手术技巧的改进尤为重要。 目的: 探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D)后胰瘘(PF)发生的危险因素分析及发生胰瘘后的防治方法。 方法: 回顾性分析近4年来连续完成的145例PD的临床资料,并对围手术期可能与PF有关的17个因素进行单因素及非条件Logistic多因素分析。145例中男89例(61.38%),女56例(38.62%),男女之比为1.59:1:年龄12~79岁。原发疾病:胰头部肿瘤41例(胰头癌39例,胰岛细胞瘤2例),十二指肠癌32例,胆管下段癌25例,壶腹部癌30例,慢性胰腺炎17例。消化道重建均采用Child术式,胰管内放置引流管,引流管远端超过胃肠吻合口,放置空肠内。137例为胰肠端端吻合,另8例为端侧吻合;其中传统套入式胰肠吻合138例,捆绑式胰肠吻合7例。 应用SPSS12.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单变量分析根据情况选用卡方检验和Fisher精确概率检验,检验水准α=0.05。有统计意义的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独立的危险因素。 结果: 全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l9.31%(28/145),PF20例,发生率为13.79%,占总并发症的71.43%。PF中17例经引流通畅处理后均痊愈;2例拒绝再次手术而出院,1例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胰腺质地、胰管直径、上腹部手术史、术前及术后血红蛋白含量等5个因素与PF有关,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胰腺质地(正常)、胰管直径(细小)、术前血红蛋白含量低是PF的独立危险因素(OR分别为16.590、11.216、5.758)。 结论: 胰腺质地正常、胰管细小及术前血红蛋白含量低是PD后PF发生的危险因素。术前纠正贫血,术中根据胰腺质地、胰管直径及术者的经验,合理选择胰腺残端处理和吻合方式,是降低PF发生率的关键。
其他文献
目的:先天性心脏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脏病,国外报道在存活的新生儿中检出率0.5-1.0%左右,我国每年新出生的先心病患儿达15万左右。先天性心脏病患者由于存在异常血流通道,使血管容量
鸡西矿业集团公司张辰煤矿西三采区3
鸡西矿业集团公司张辰煤矿西三采区3
鸡西矿业集团公司张辰煤矿西三采区3
目的: 探讨生长激素腺瘤术前术后血清GH水平变化与血糖的关系. 方法: 回顾性分析47例采用经单鼻孔蝶窦入路或行开颅显微手术切除肿瘤治疗该类病人的临床资料。 结
研究了菜豆种子在红外固定床干燥过程中 ,种皮结构的变化及种皮对干燥动力学特性的影响 .运用描述种子干燥过程特征的内部水分扩散模型 ,确定了种子的水分扩散系数 ,模型与实
鸡西矿业集团公司张辰煤矿西三采区3
鸡西矿业集团公司张辰煤矿西三采区3
对一大类含有未知参数的多输入非线性串级系统 ,基于 backstepping递推设计方法 ,进行了自适应控制设计。当自适应控制律作用于该系统时 ,闭环系统的所有信号是有界的 ,并且
目的: 研究病毒性脑炎的脑电图(EEG)、脑脊液(CSF)、核磁共振成像(MRI)表现特点,探讨脑电图、脑脊液、核磁共振在诊断病毒性脑炎中的价值。 方法: 收集了我院神经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