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产业融合的现象在全球范围内日益增多。产业融合从一开始的3C的融合,即计算机产业(Computer)、通信产业(Communication)和消费电子产业(Consumer-Electronic)之间的融合,到农业与旅游业之间的融合,食品业与医药业的融合,生物业和能源产业之间的融合等等。产业融合具体表现为产业与产业之间原有的固定边界逐渐模糊甚至消失,比如:业务相互交叉和渗透,战略联盟,并购重组等等。十五大提出了“大力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到十六大明确了“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工业化促进信息化”的发展思路,再到十七大首次提出“大力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的新命题,这就体现了中国作为一个工业化任务尚未完成、又面临着实现信息化艰巨任务的发展中国家,我们必须“大力发展与硬件结合的嵌入式软件和行业解决方案,鼓励在汽车、医疗、机械等领域发展大宗软硬融合产品”,走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的新型道路。因此信息服务业和生产制造业产业融合发展成为大势所趋,意义重大。尽管产业融合越来越影响未来产业结构和国家、区域产业竞争优势的持续发展,并引来学术界的关注,但是国内外的理论界对产业融合理论的系统性研究却比较缺乏,具体表现有:一、不能清晰阐述融合和分工之间的关系,从而不能对融合的本质和必要性做出根本性的解释。第二、目前研究侧重于分析技术革新对产业融合的影响,却对信息服务业和制造业的具体融合模式阐述寥寥,尤其是从价值链角度上对产业融合模式的研究十分少。本文基于价值链角度对产业融合模式进行研究,落脚点在于信息服务业和制造业互动发展的分析,得到这两大产业融合可以促进制造业的优化升级这一结论。本论文的框架设计是:第一章是对产业融合研究视角、信息服务业与制造业产业融合的相关理论;第二章是笔者对产业融合的一般模式的阐述,其中创新的提出了基于价值链的产业融合模式——新产品发现环节上的融合模式、产品研发设计环节上的融合模式、产品生产环节上的融合模式和产品销售环节上的融合模式;第三章具体分析全球信息服务业和制造业的融合模式,里面包含两业融合背景、两业融合总体特征和两业融合分别在价值链四个环节上的融合模式具体分析三大部分;第四章分析我国两业融合的障碍和政策性意见,具体包含通用政策、基于两业融合总体特征的长远性战略和基于价值链四个环节上的具体政策这三大政策层面。本文的创新点在于从价值链各个环节——新产品发现、产品研发设计、产品制造和产品销售等——分别阐述信息服务业和生产制造业的产业融合理论模式,并据此提出具体的政策性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