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运用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尤其是他的“暗恐”概念,对理查·赖特的名作《土生子》中主人公别格的逃离与回归,或者说他寻“家”的历程,进行探讨。论文从别格的暗恐之“家”即他的生存环境和他在狱中回归的“更大的”人性之“家”两个方面展开研究,以揭示出美国黑人的行为和心理的双重困境和由黑白对立所造成的悲剧。
本文包括引言、正文和结论。引言部分概述了这部作品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本文的研究目的以及所采用的方法。
正文共分三章。第一章分析了别格的暗恐之“家”,包括他的生活环境即他自己的黑人之家和他的工作环境即道尔顿的白人之家。这两个“家”分别包括房子、家庭和社区。由于暗恐,别格的这两个“家”酷似监狱。
第二章主要通过文本细读、辅之以叙事学概念“不可靠叙述者”来讨论别格的逃离。别格的逃离意指他在“家”时的无意识逃离、导致他陷入无家状态的行为逃离和通过无家意识而进行的心理逃离。
第三章通过文本细读和基于朱莉娅·克里斯蒂娃将弗洛伊德“暗恐”概念发展而成的“陌生”或“他者”理论的心理分析来探讨别格在狱中的心理返“家”。在犯了行为和心理的双重错误之后,别格最终通过在他人影响下的自省而实现了意识的成长,回归到一个“更大的”人性之“家”。
结论部分指出:别格在“狱”中艰苦卓绝的寻“家”历程,不仅揭示了黑人的生存状况,而且通过别格的返家意识解构了美国根深蒂固的黑白二元对立思维。既然别格的新意识不为白人和黑人所理解,这种意识随着别格的死亡而消逝,便铸成了一出“美国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