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城市土地使用制度改革虽已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在改革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深入对中国城市土地制度经济问题研究,总结历史经验并进行理论反思,对于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本文的逻辑分析主线是资源配置效率与经济制度。首先从资源配置的有效性出发,探讨市场和政府两种资源配置方式的特征;再通过对产权经济理论和制度变迁理论的考察,分析制度在经济运行中的地位、作用、及具变迁规律,由此构成了全文的理论分析基础。然后切入到对中国城市土地制度经济问题的具体研究。 在具体研究中,本文以资源配置原理和新制度经济学为基础,同时运用土地经济理论,建立起土地资源是否有效配置的制度绩效判断尺度;然后从历史的角度,分析城市土地传统配置制度形成以及城市土地使用制度改革过程中的特征、问题及其深层次原因,用经济分析的方法揭示出主要矛盾和问题;再在此基础上,探索城市土地有效配置的制度创新思路。 本文通过对中国城市土地传统配置制度的历史回顾,阐述了传统配置制度产生的历史背景及其原因,并通过实证分析指出,城市土地低成本国有化和排斥价格形态的无价使用,导致了以高额制度成本为代价的土地资源低效配置,它是计划经济体制所导致的必然结果,这也正是需要改革的真正原因。 然而,本文对中国城市土地使用制度变迁过程的实证分析表明:不少城市的改革实践偏离了以市场机制配置土地资源的改革目标,具原因是以城市土地生财和聚财为目的的改革初始动因,导致了对土地收益的盲目追逐,不仅造成了大规模圈地运动和耕地锐减,而且使城市土地低效配置的状况也未能得到根本改善。这是值得我们深刻反思的所在。 在进一步分析中,本文重点研究了中国城市土地使用制度改革中利益分配的摩擦和改革的阻滞成本。通过对现行城市土地产权特征与问题,以及地方与中央、其他利益集团与政府两方面博弈的分析,深入揭示现行产权制度缺陷和改革中利益分配的博弈及原因。并通过构建监督寻租模型的理论分析,提出维护城市土地市场正常秩序的策略选择。 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本文系统探索了中国城市土地制度创新的思路。重点对如何重构城市土地产权体系、完善和健全城市土地租税体系、加强其他制度建设等方面进行了详细分析,提出了理论创新的观点,对实施措施也提出了政策性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