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歧义是一种自然的语言现象,是普遍存在于语言表达中的基本现象。语言的歧义性是指某个语言单位或结构具有一种以上意义的现象。研究歧义词的识别机制可以为检验和发展已有的词汇识别模型提供进一步的实验证据,有助于对词汇表征和加工理论的理解,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本研究通过三个系列实验,系统考察了无语境条件下中文歧义词的记忆存储方式、词汇识别与语义理解的加工问题,以及义项语义关联程度对歧义词表征加工的影响。 实验1采用学习再认任务,2个分实验(实验1A、实验1B)考察学习材料分别为歧义动词主要意义词组与次要意义词组时,再认材料为与学习材料相同、语义一致、语义不一致的条件下,不同语义关联度的动词词组的再认成绩。实验1的结果表明,一致与不一致条件下高相关与低相关歧义词的虚报率存在差异,歧义词意义间关联程度的差异造成了歧义词语义记忆储存方式的差别,高相关歧义词各意义可能倾向于整体存储,低相关歧义词各意义可能倾向于分散存储。 实验2采用词汇判断任务来考察意义数量和意义关联度对歧义词词汇识别加工的影响。结果发现在汉语双字歧义词的识别中存在显著的歧义词识别优势效应,但这种优势只存在于低相关歧义词中,且不受词频因素的干扰,而高相关歧义词与单义词的识别反应并无差异。实验2中的结果不仅证实了歧义优势效应(NOM效应),还发现了义项语义关联度影响了歧义词的词汇识别。 实验3采用语义判断任务发现了反转的歧义劣势效应:在主要意义的语义判断任务实验3A中,高相关歧义词、低相关歧义词与单义词在反应时上无差异;在次要意义的语义判断任务实验3B中,低相关歧义词不仅反应时长于单义词,错误率也高于单义词;而高相关歧义词仅错误率高于单义词,反应时与单义词无显著差异。即表明低相关歧义词歧义劣势效应明显,而高相关歧义词虽在错误率上表现出一定的歧义劣势,但其语义竞争和加工困难程度弱于低相关歧义词。 综上三个实验的结果,认为:首先,汉字歧义效应受实验任务的影响:在词汇判断任务存在歧义优势效应,在语义判断任务中存在歧义劣势效应,在不同的实验任务中,歧义词的语义所扮演的角色有差异,也就是说歧义词所依据的加工基础不同。实验同时支持分布表征模型的先足后不足说与反馈说。 其次,义项语义关联度对歧义词的加工有影响,高相关歧义词与低相关歧义词在语义记忆存储方式、词汇识别加工与语义理解的加工过程中均差异明显。高相关歧义词的语义存储更集中、联结更紧密,低相关歧义词的语义存储更独立、联结更薄弱。高相关歧义词各意义倾向于核心表征,低相关歧义词各意义倾向于独立表征。间接支持了多义词的核心表征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