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氟、砷单独及联合作用对正常人淋巴细胞的生物学影响,为探讨氟砷联合作用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规律及其作用机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体外细胞培养,应用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法(MTT法)、透射电镜、单细胞凝胶电泳、微核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等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的技术与方法,观察0.1μmol/L、1.0mol/L亚砷酸钠(NaAsO2)及10μmol/L、50μmol/L氟化钠(NaF)对正常人淋巴细胞的形态学改变、生长抑制、遗传物质损伤及细胞因子分泌的影响。结果:人淋巴细胞在经浓度为0.1、1.0μmol/L的NaAsO2及浓度为10、50μmol/L的NaF染毒后,其MTT吸光度值与对照组相比,均呈下降趋势,且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电镜观察结果显示,NaAsO2(1.0μmol/L,72h)和NaF(50μmol/L,72h)均能造成细胞形态学改变:浓度为1.0μmol/L的NaAsO2及浓度为50μmol/L的NaF与淋巴细胞作用,可抑制白细胞介素—2(IL—2)的分泌并造成DNA损伤(P均<0.05);未发现氟砷联合作用对人淋巴细胞各项毒性作用呈现交互作用(P>0.05)。结论:氟、砷对人淋巴细胞存在明显的细胞毒性及生长抑制作用,可引起淋巴细胞DNA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