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林纾在中国翻译史上是一位具有广泛影响力的译者,“林译”己成为一种独特的翻译现象:一方面,他不懂任何外语却又能译出180多部外国作品;另一方面,他的译作以优美的古文风格和流畅的笔调深受读者喜爱,却又因对原作的故意改写改译饱受文学翻译批评家的批评甚至指责。为何林纾的改译能深受读者欢迎,这是一个值得我们去探讨的有意义的话题。很重要的一点在于他的译作是以目的语读者为中心。而接受美学和奈达的译文读者反应理论的发展为我们解释读者导向的翻译提供了一个合理的视角,从此,我们能求证林纾改译的翻译策略。许多传统的文学翻译理论将“作者中心论”和“文本中心论”放置于绝对统治地位,而没有考虑到读者的接受问题,甚至也没有考虑到在文学翻译过程中,译者应当依据读者的接受和反应来选用不同的翻译策略。在翻译实践中,又过于强调译文对于原文的绝对忠实,并以此为主要衡量标准来评价译文的质量,因而对译者的评价也就难免有失偏颇。20世纪60年代,以现象学和哲学阐释学为理论基础、以人的接受实践为依据的接受美学的诞生,使人们找到了翻译研究新的研究方法:从读者接受的角度来考察译文文本。根据读者反应理论(主要是奈达的读者反应理论)和接受美学中的读者期待视野概念,译者对读者的期待视野和阅读反应的充分考虑,将导致翻译策略的迥异,因为,译者将视读者为能动的、有创造力的接受者,并以此为基础去考虑翻译策略问题。本文从这一视角审视林纾的主要文学译作,以期能更客观全面地说明其译作在当时的社会历史环境下被接受的合理性。鉴于翻译过程中译作对其读者的社会认知和情感所产生的重要影响,以及译作及其读者反应对译者既定社会地位的影响,本研究将采用翻译研究的因果模式来审视林纾翻译作品中各要素之间的关系,例如林纾所处社会历史环境、当时翻译传统、主流文学标准和意识形态对他的翻译目的和翻译策略(包括翻译文本和翻译方法选择)的影响和决定作用。通过对林纾的译本分析,本文首先阐述期待视野和读者反应理论的共同点,即读者因素被放置于前所未有的重要地位。从而指出将二者同时应用于翻译研究领域的可行性和意义。其次,从读者期待视野视角考察林纾译作。指出,他“警醒同胞”的翻译目的与当时读者所期待救亡图存的爱国主义情感需求是一致的。最后,从读者反应来探讨林纾翻译语言的选择和归化策略问题,指出他的“古文”译文、以时间为转移的传统叙事手法和小说风格,以及他对有关伦理道德、婚姻爱情、男女关系地位和宗教信仰等因素所采用的有意删减、增添、改译等翻译策略都是符合读者的阅读需求和审美标准的。以目的语读者为取向的翻译研究将是否迎合目的语读者及其社会文化需求视为一部成功译作的主要标准。因而,对林译的研究有助于我们进一步深入以目的语(读者)为取向的文学翻译研究。毋庸置疑,一部好的译作应服务于它的读者,只有受读者欢迎的翻译作品才能算是一部好作品。本文从林纾翻译的社会文化和历史时代背景出发,以目的语读者的接受和反应为视角分析得出:林译作品符合当时读者的阅读习惯和爱国情感需求,他所做出的有意改写是服务于当时目的语文化和读者需求的,而他的译作应被视为好作品。然而,如何去满足不断变化的读者期待视野,如何去迎合不同读者群的阅读需求和审美标准,以及如何从期待视野和译文读者反应视角解释林纾的非文学翻译现象,这些问题都有待进一步研究和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