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试图在总结欧美学界最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维特根斯坦美学研究中的一些重要问题进行阐释,并对维特根斯坦美学思想在理论方面的意义和美学史上的地位进行论述。本文分三个大的方面来进行论述:科学与美学(第一章和第二章,分别论述他前期和后期关于这方面的思想),非本质主义(第三章),以及反理论化(第四章)。在20世纪科学主义美学成为一大主潮的背景下,维特根斯坦明确地给科学和美学划分界限。科学和美学位于界限的两边。用恩格尔曼的说法,维特根斯坦是画出海洋的边界线。科学是有意义的(认知性的知识,可以证实或证伪),美学是无意义的(非认知性的,无关知识,包括证实或证伪);科学位于维特根斯坦的阶梯的低处,是次要的东西,美学则位于最高处,是真正重要东西;科学是可以说的东西,美学是不可说的东西,必须保持沉默;维特根斯坦提出了“美学精华”这个重要的概念,它也属于伦理学的一个部分,是对绝对价值的追求,是人生的最高境界;维特根斯坦认为,美学是伦理学的美学,它包含了价值论的意义,蕴含着绝对幸福的人生超越性意义。本文将对“Ethics and aesthetics arc one.”这个《逻辑哲学论》中的重要格言的翻译和理解提出自己的见解,对“凡是不可说的,我们必须保持沉默。”这句格言的理解进行辨析。后期维特根斯坦关注科学主义美学思潮中的一支——心理学美学。他从根本上否认实验美学的方法,认为他根本解决不了美学问题。对精神分析美学,他赞赏弗洛伊德的成就,但反对他的方法和思想。维特根斯坦关注儿童心理学,主要关注的是儿童如何学习母语,其中蕴含着语言的意义问题。他批判奥古斯丁的语言图像理论,重视美学研究中分析语言游戏和生活形式的方法,走向了反本质主义和反理论化的道路。维特根斯坦后期美学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反本质主义,这体现在他的“家族相似”这个比喻中,具体涉及到两个问题:艺术的定义和美的本质。维特根斯坦没有详细谈论艺术的定义,但他的思想启迪了后继者沿着他的道路前进。他们反对通过寻找艺术的本质的途径给出艺术的定义,甚至有人否认可以给艺术定义。在近些年中,一种反本质主义的艺术定义理论——簇理论,在反本质主义的基础上,创造性地解决了艺术的定义问题。虽然美本质的研究一直是美学中的重要问题,但是维特根斯坦断然否认了美的本质。维特根斯坦后期美学的另一个重要特征是反理论化。他反对美学研究中理论化的方法,而提倡描述的方法。他不谈美感论,而认为真正重要的是描述各种不同的审美反应。他也反对艺术作品研究的理论化倾向。维特根斯坦后期的重要术语“语言游戏”,其根基就是实践、生活形式。在这个问题上,我赞同卑尔根学派的观点,而拒绝怀斯的观点。维特根斯坦强调审美的文化环境,文化在他看来不是某种抽象的东西,而是具体的生活形式。维特根斯坦美学思想也存在局限性。他彻底否定美学理论化的方法,是极端和片面的。我认为,将他提倡的描述的方法与理论的方法互为补充,更为妥当。在他完全否认心理学研究方法这一点上。我认为也是不妥的。在某些具体的美学问题上,心理学的方法不失为一种好的选择。总起来看,本文认为,从理论上看,维特根斯坦的美学思想中包含了对传统美学批判和完善的力量。从美学史的角度看,他的美学思想具有转折点式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