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主要从四个层面对动词“取、得、取得、得到”进行了研究,即义项分析、对比分析、基于问卷的习得研究、教学策略。本文运用义项分析方法,依托语料库的统计分析,重新审视词典中对四个动词的释义情况,得出本文的义项分类:动词“取”有拿取义、选取义、采取义、得到义、招致义,其常用语义是拿取义;动词“得”包含拥有义、演算义、遭受义、赞成或勉强赞成义、完成义,其常用语义是拥有义;动词“取得”表示获取义和争取义,其中获取义是常用语义;动词“得到”有获得义、受损义、承受义、顺承义、推理义,常用语义是承受义。就自主程度来看,“取”的拿取义、采取义、选取义,“取得”的争取义、获取义和“得到”的推理义有着较强的自主性,“取”的得到义、招致义,“得”的遭受义、拥有义、赞成或勉强赞成义和“得到”的顺承义、获得义自主程度次之,“得”的演算义、完成义、“得到”的承受义和受损义的自主程度很弱;就语义共性和差异性来看,受共同语素和自主程度的影响,动词“得、取得、得到”在分别在其拥有义、获取义、获得义、演算义、推理义中,语义上存在共性;就带宾情况来说,四个动词都倾向于双音节宾语搭配,就带名宾的频率来看,取>得>取得>得到,就带谓宾的频率来看,得到>取得>得>取。我们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学习者习得这四个动词的习得情况做针对性的研究。就各义项客观习得顺序来说,最先习得的是动词“得”的遭受义、动词“取”的拿取义、动词“得到”的顺承义、动词“得到”的获得义,其次是动词“取”的得到义、动词“得到”的受损义、动词“得到”的承受义、动词“取得”的争取义,最后习得的是动词“取”的选取义、动词“取得”的获取义、动词“得”的拥有义。根据肯德尔和谐相关分析法得出,其主客观习得顺序之间存在显著的高度正相关关系。总体上来说,各义类的习得情况随着学习等级的升高,学习者的学习效果越好。最后,根据本体分析和习得顺序的调查研究,对这四个动词,进行教学策略分析。首先,从义项讲解上来说,运用词义和语素义相结合的方法,讲解多义义项和义项自主程度。从单个动词角度出发,建立一词多义语义场;也可以利用语素的构词能力,拓展词汇的广度。其次,按照第三章得出的四个动词的习得顺序,运用于语义讲解、教材和词典编撰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