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抑郁症治疗最常采用药物治疗。从第一代经典抗抑郁药,单胺氧化酶抑制剂(MAOI)和三环类抗抑郁药(TCA)。再到第二代抗抑郁药,包括选择性5-羟色胺(5-HT)再摄取抑制剂(SSRIs)、选择性5-HT和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SSNRIs)以及去甲肾上腺素能和特异性5-HT抑制剂。由于第一代抗抑郁药的不良反应较多,在临床上逐渐被取代。20世纪80年代以后,新型抗抑郁药的发展非常迅速。较传统的抗抑郁药结构各异,作用机制也各不相同,更加安全有效。新型抗抑郁药阿戈美拉汀(Agomelatine)经过大量的动物实验和临床试验证明,其具有良好的抗抑郁作用,尤其对伴有睡眠障碍的重症抑郁症患者,且较少出现后遗效应,不良反应少。其作用机制是特异性激动褪黑素受体,从而调节患者的昼夜节律,改善睡眠质量;同时还通过选择性的拮抗5-HT2C受体,来发挥其抗抑郁的作用。为更加深入地探索Agomelatine的作用机制,使其更加合理而有效地在临床上发挥效用,研究其药物代谢动力学和组织分布,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1.建立生物样品中Agomelatine的RP-HPLC的测定方法目的建立测定生物样品中Agomelatine的RP-HPLC分析方法。方法色谱柱:C18柱(4.6×250mm,5μm,Bnentnach);流动相为甲醇-水(72/25,V/V),流速为0.8mL·min-1,检测波长230nm,柱温25℃。各生物样品中Agomelatine在0.5080.00μg·mL-1的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最低检测限为3ng·10μL-1。各生物样品用甲醇作为除蛋白试剂,通过优化HPLC条件,生物样品中的内源性物质对Agomelatine的测定无干扰。在血浆样品中的平均回收率为100.85%,RSD为3%。在各组织样品中的平均回收率大于85%,RSD小于4%。日内精密度RSD小于3%,日间精密度小于4%,各生物样品的稳定性良好。结论本方法简便易行,灵敏度高,重现性好,可用于生物样品中Agomelatine的含量测定。2.药代动力学研究通过药动学实验,研究了Agomelatine在大鼠体内的动力学规律及特点。结果表明,各剂量组(140mg·kg-1,200mg·kg-1,250mg·kg-1)Agomelatine在大鼠体内药代动力学均符合二室模型,权重为1。血药浓度峰值分别为3.98μg·mL-1,7.97μg·mL-1,11.31μg·mL-1;血药达峰时间分别在给药后的0.82h,0.83h和0.72h,与剂量无关;平均消除半衰期t1/2β在34小时;消除半衰期与给药剂量呈依赖关系;清除率分别为9.15L·kg-1·h-1,7.07L·kg-1·h-1,6.98L·kg-1·h-1。3.组织分布的研究Agomelatine的组织分布研究结果表明,Agomelatine进入体内后迅速分布于各组织中,给药后11.5h,在各组织中分布达峰值。其中在肝脏分布最多,脑次之,在脾、肾中分布较少,且各剂量组的组织分布变化不大。在大脑中的药物浓度较高,说明了Agomelatine的分布与褪黑素受体和5-HT2C受体在机体中的分布相吻合,充分体现了Agomelatine对这两种受体所具有的选择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