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及采动覆岩结构演化特征的地表沉陷预计

来源 :西安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ngyue9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能源发展向绿色生态、绿色环境、绿色能源的方向转移,煤炭作为我国能源主体,其开采造成的一系列环境问题愈加受到重视。其中,煤炭开采造成的地表沉陷问题不仅是威胁井下安全生产的重要因素之一,而且是矿区地表土地复垦与环境治理的重要挑战之一。在矿山开采沉陷学中,开采沉陷预计方法的研究是解决地表沉陷环境问题的重要举措,因此近些年开采沉陷预计方法得到了充足发展,但其中应用较为普遍的方法均是基于数理统计方法得到的,都存在着未考虑上覆岩体中物理力学性质等其他影响因素的局限性。故本文基于煤层采动过程中覆岩破断运动状态,采用力学理论分析方法,结合关键层理论及采动过程中离层时空发展规律,建立了相应力学沉陷预计模型。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探究关键层理论,分析关键层对地表沉陷的影响作用;揭示离层随煤层采动过程中的动态发展规律;分析关键层理论及离层动态发展规律在开采沉陷学中应用及不足。分析表明关键层对地表的移动变形起控制作用,离层的动态发展起到了对采空区自由空间的传递作用;现阶段两者主要应用于开采沉陷预计及注浆减沉研究领域;在倾斜煤层方面的研究仍存在较大不足。(2)依据水平煤层覆岩破断演化特征对开采阶段进行划分,建立了各开采阶段结构演化力学模型;对不同阶段结构进行力学变形分析,充分考虑了垮落破碎岩块是否充满采空区与简化梁共存两种情况;结合关键层理论与离层动态发展形态,建立相应数学形态模型,结合力学理论建立了最终的地表下沉预计模型;依据下沉预计模型中含有的影响因子,采用正交试验法进行影响因子主次敏感性分析,得出敏感性由高至低的顺序为:控制地表关键层厚度、控制地表关键层所处位置、煤层上覆关键层平均破断角、控制地表关键层上覆荷载、控制地表关键层弹性模量。(3)分析了煤层倾角对覆岩破坏特征及地表变形形态的影响;将倾斜煤层覆岩层进行梁模型简化,并对其破断机理进行了力学分析;解析了倾角对关键层控制影响范围及离层动态发展规律的影响作用;结合倾斜煤层条件下覆岩破断特征及离层发展规律,建立了相应数学形态模型;确定了采动过程中离层上覆岩层跨空距离,联合力学变形机理推导了最终地表点下沉预计模型。(4)利用FLAC3D数值模拟方法,以三道沟煤矿85301工作面实测数据为基础,建立了水平煤层及倾斜煤层数值模型;应用实测数据验证了数值模型的合理性;结合实测数据与模拟数据,对水平煤层条件下的理论预计模型结果进行了精度验证及误差分析。结果表明理论预计模型在地表一定范围内精度较高,即越靠近中央位置精度越高,理论预计模型可行性合理;结合倾斜煤层数值模型模拟结果,对倾斜煤层条件下的地表形态及理论预计模型结果进行了验证,理论预计模型结果曲线与模拟结果曲线趋势一致,平均相对误差为15.7%,具有可靠性。
其他文献
稀磁半导体材料同时利用电子的电荷属性和自旋属性,具有优异的半导体和磁学性能,在未来自旋电子器件中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因此,开发更多优异的具有室温或高温铁磁性的新型稀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大量的复杂数据对象可以从多种信息渠道被获取或由不同提取方式的多模态特征来描述。因此,多模态学习引起了研究者的广泛关注。通过利用多个模态信息之
粉尘物质在整个地球系统中的作用越来越得到众多学者的重视。作为粉尘物质的主要沉积物——黄土,其研究已深入到方方面面。目前黄土研究最为成熟和成功的为亚洲黄土,尤其是中
轮胎在服役过程中始终处于充气状态,亦即轮胎橡胶材料一直处于受力的状态,在载荷和热的共同作用之下,轮胎橡胶材料经历近似恒定预应力下的热氧老化过程。现有的对轮胎橡胶材
目的研究miR-200c靶基因PCDH8对食管鳞癌(ESCC)细胞增殖、侵袭及血管形成的作用。方法采用TargetScan、PicTar等miRNA靶基因预测软件筛选出miR-200c候选靶基因PCDH8;荧光素酶
对具有生物活性的天然产物进行修饰改造是新药创制的重要方法。吲哚二酮哌嗪类化合物在自然界分布广泛,尤其作为微生物的次生代谢产物存在,由于其同时含有吲哚和二酮哌嗪两个
氮化硅陶瓷球轴承,相比于传统的钢制轴承,因其具有密度小、优良的旋转性能、摩擦性能优良、耐化学腐蚀、强度大的优点,被广泛应用于不同的领域。在高温、温度场变化剧烈、及
特提斯洋关闭以及喜马拉雅碰撞造山作用是中生代以来全球最重要的地质事件之一,雅鲁藏布缝合带即是印度与欧亚大陆碰撞的缝合线,主要是由沉积岩系、蛇绿岩套和混杂岩带组成。
癌症作为目前临床上最棘手的疾病之一,已然成为人类生存的最大威胁。而蓬勃发展的纳米医学技术为癌症的治疗带来了新的曙光,利用纳米粒子制备合理的药物运输体系已成为纳米医
市政污泥快速资源化、无害化、减量化、稳定化处理是维持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污泥成分非常复杂,含有大量难降解的有机质、重金属、致病菌、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卵等成分,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