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80后”及其青春写作是近几年中国文坛的奇异现象,10%的文学市场占领率(这个比例大致相当于整个现代文学作品的占有率)引起文坛的惊呼。文坛对此褒贬不一,各持一端。有人认为“‘80后’占领了市场,但还没有进入文坛”,有人认为“80后”是文坛新生的主力军。笔者认为,“80后”小说的成长叙事因其反映14-23岁阶段以读书为主的青春时光在中国的成长小说史上具有独特价值,本文试图从成长小说的视角来探讨其得失。
本论文建立在这样一个逻辑假设上,即“80后”写手的成长小说叙事肌理和其精神机制具有内在一致性,是这个时代青少年情绪世界的镜像,反映了他们和时代的离合关系。
论文大体上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追踪“80后”成长的外在轨迹,着重展示了学校生态、性意识、死亡体验等场景和细节,分析了出走和归来等情节,探讨了成长中的伙伴情谊等情感现象,展示独一代的青春丰姿和成长体验。第二部分是剖析“80后”成长主体的内在特质。论文主要抓住叛逆、颓废、孤独、自恋、实用等核心性格,以此寻探青春行为背后的内在性格逻辑和动力,并适当挖掘了他们性格内部的矛盾,比如:独立/依赖,坚强/脆弱,狂欢/孤独等。从而,断定目前“80后”是“半成人”,还没有具备作为一个独立主体的能力,尚未真正长大成人。
第三部分则审视了导致“80后”一代成长困顿的文化机制,发现今天的他们处在一个非常不利的复杂的文化环境下:传统家长制的笼罩,父辈们依然把孩子作为私有财产来宠爱和呵护;意识形态则利用学校等规训机制要把孩子征询为意识形态的工具(小主体);市场消费主义则以其无所不在的渗透力,把人形塑为物化的产品。
这三方语境相互交织,共同对“80后”的自由自觉的成长形成强大的阻力,导致了他们长大成人的无比困顿,而这种艰难性是前所未有的。其实,我们不难发现,当前“80后”成长的困境也是现代人获得自我主体性的困顿。当然,笔者也没有一味的悲观失望。根据哲学家现代性救赎方案,笔者乐观谨慎地认为,“80后”真要长大成人,一定要我行我素,既要走出个人封闭的小屋子,关闭电脑,摘下耳机,冲破伙伴的狭隘圈子,加入到火热的生活,和大众打成一片,又要从古今优秀的思想文化大海里广泛谦虚地吸收各类营养,建立思想和精神的自留地,既能仰望星空,又能自我独白,保持精神上的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