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很多人把学习看作提升生活质量和实现个人价值的终身追求,终身学习业已成为一个国家、一个组织、一个团体、个人知识更新和创新能力提升的法宝。人们进行的学习,仅依靠学校的正式教育,是无法承载这一重任的,更多的是非正式学习,以求得更开放的学习机会和更灵活的学习方式。非正式学习是终身学习的一部分,没有非正式学习形式,终身学习就不可能得以实现。非正式学习的兴起,推动了非正式学习共同体的诞生。在非正式学习共同体内,学习者之间的经验、情感、知识(特别是隐性知识)等的共享,对学习者的发展十分重要。非正式学习共同体的成功与否,与整个共同体内的知识共享程度紧密相关。然而,能够实现共享知识和经验,真正对学习者起到不可或缺的发展作用的非正式学习共同体还不多。对非正式学习共同体知识共享模型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本文研究结合网络环境下的非正式学习这一特殊环境对学习共同体共享的特点进行分析,研究网络环境下非正式学习共同体中知识共享的一般过程,知识共享的特性以及知识共享的障碍因素等内容,为构建非正式学习共同体的知识共享模型奠定基础。然后结合网络环境的具体特点分析网络知识共享的特点,总结实现方法手段和影响它的因素,提炼出在模型设计中所需的要素。然后在结合要素分析提炼的基础上,引入野中郁次郎和竹内弘高提出的SECI模型,构建非正式学习共同体知识共享的动态模型。通过对网络环境下非正式学习共同体知识共享模型中关键要素具体的设计和论述,给网络环境下的知识共享平台设计与开发提供了具体的模型架构,同时也提供了指导思路和方法。论文的结构如下:第一部分主要对研究对象的提出,包括第一章和第二章。介绍了非正式学习共同体研究现状和非正式学习共同体知识共享的主要内容、方法和意义等进行了论述。通过对非正式学习与学习共同体相关内涵的梳理,分析了非正式学习共同体的含义、要素、特点、成因和生命周期,对非正式学习共同体的支持理论进行了介绍,包括社会建构主义、情境认知理论、群体动力理论、交往行为理论、合作学习理论、分布式认知理论。同时,还探讨了知识共享的含义、特点、类型、模式等方面的理论知识。第二部分主要是在合理界定非正式学习共同体知识共享概念的基础上,分析了非正式学习共同体知识共享的类型、特点和要素,探讨了对网络环境下的非正式学习共同体中知识共享的一般过程,知识共享的特性以及知识共享的障碍因素等内容,为构建网络环境下非正式学习共同体的知识共享模型奠定基础。本部分主要包括第三章。第三部分是结合要素分析提炼的基础上,引入野中郁次郎和竹内弘高提出的SECI模型,构建非正式学习共同体内知识共享的动态模型。对于模型的结构,组成部分,和模块的设定有一个详细的阐述。对模型中知识的传递形式进行了分析和模型的实现提出了策略。在这部分对本文研究的内容和问题进行了总结和展望。这部分主要包括了第四章和第五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