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提高高校教学质量是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重心,也是推进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重要途径。已有研究表明,为提高教学质量,我国高校较关注教学的“宏观条件”,如硬件设施和规章制度,而对课堂教学实际情况直接相关的“微观要素”,如学生学习的策略、过程与结果等的重视程度不高。 选课作为学分制管理的重要方式,是大学生在大学学习历程中必然经历的环节。为研究学生课程理解对选课行为的影响,研究根据高校学科设置类别,从甘肃省高校中选取了七所不同类型的高校,并按学科专业抽取702名同学作为本研究的调查对象,通过发放问卷调查了大学生的选课现状及对所选课程的了解、认识现状。同时根据研究问题的需要,在所选七所高等院校中根据学科性质随机选取34名学生进行了访谈。 调查得知,学生在调查学期平均每人上两门选修课,且选修课类型多为校级任选课。学生在选课时存在根据课程名称选课、根据口口相传选课、根据好奇心选课等盲目选课的现象。从课程理解的角度来看,学生对课程价值判断、课程认知程度、课程实践参与影响了学生的选课行为。课程理解对选课行为有正向影响,也有负向影响。因此要通过改革专业导引课,开设课程指导课;落实本科生导师制,为学生提供课程指导;制定选课指南,选课系统添加课程介绍;提升教师教学能力,改变课堂教学模式与方法;精选课程,建立课程的审议与准入制度等的措施来提高学生的课程价值判断和课程认知程度以达到对选课行为的正向影响,从而为解决盲目选课现象提供策略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