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本研究通过对天津市胸科医院2007年5月-2008年6月接受手术治疗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癌组织及癌旁组织蜡块中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Ras相关的C3肉毒素底物1(Rac1)和核转录因子(NF)-κBp65的表达,从而探讨NSCLC中Rac1和核转录因子NF-κBp65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方法:
收集天津市胸科医院2007年5月-2008年6月接受手术治疗的NSCLC患者112例,采用免疫组化SuperPicTureTMPolymer二步法,检测112例石蜡包埋的NSCLC组织及112例相同患者石蜡包埋的正常余肺组织中Rac1和NF-κBp65的表达,分别比较Rac1及NF-κBp65在NSCLC组织和在正常余肺组织中的表达差异;NSCLC组织中Rac1与NF-κBp65的相关性;Rac1和NF-κBp65的表达与NSCL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Rac1和NF-κBp65的表达与NSCLC患者生存时间的关系及应用COX风险模型进行预后因素分析。
结果:
(1)NSCLC组织、正常余肺肺泡上皮或支气管黏膜上皮中Rac1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8.39%(99/112)、19.64%(22/112),其中在正常余肺组中的阳性表达均为低表达;NF-κBp65在NSCLC组织及正常余肺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0.18%(101/112)、8.04%(9/112),其中在正常余肺组中的阳性表达亦为低表达;在NSCLC组织中,Rac1和NF-κBp65的表达呈正相关(r=0.549,P(.)<0.001)。
(2)性别、年龄、吸烟与否、肿瘤部位、肿瘤大小及组织学类型不同的NSCLC患者的Rac1、NF-κBp65的表达强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肿瘤分化程度、TNM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情况不同的NSCLC患者的Rac1的表达强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TNM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情况不同的NSCLC患者的NF-κBp65的表达强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而在低分化、高分期及有淋巴结转移的NSCLC患者组织中,2种指标“协同表达”的现象更容易出现,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
(4)对于NSCLC患者,Rac1高表达组的3年生存率(35.29%)低于低表达组(79.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og-rankx2=18.258,P<0.01);NF-κBp65高表达组的3年生存率(40.28%)低于低表达组(74.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og-rankx2=18.258,P<0.01);Rac1与NF-κBp65共同高表达组的3年生存率(37.70%)低于仅1种蛋白高表达(61.11%)及共同低表达者(81.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og-rankx2=20.506,P<0.01)。
(5)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显示:Rac1和NF-κBp65共同高表达及淋巴结转移是预后的不良因素(P<0.05)。
结论:
在NSCLC中,Rac1和NF-κBp65的表达具有明显的相关性和一致性,并且这种协同表达与肺癌的分化程度、分期、淋巴结转移以及患者的不良预后相关,进一步提示了Rac1可能通过激活NF-κBp65来共同影响NSCLC的生物学行为。联合检测Rac1和NF-κBp65在NSCLC组织中的表达,会对患者的预后起到一定的提示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