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建筑能耗占社会总体能耗的1/3左右,建筑能耗不只是建筑建设过程中的能耗,还包含了整个使用寿命期间内照明、空调、暖气等的能耗。因此建筑节能技术成为降低总体能耗的重要手段。重庆地区已经执行国家65%的节能标准,并且重庆属夏热冬冷地区,除一些办公大楼外,居民楼一般没有统一供冷、供热系统,而是采用分户采暖、制冷。居民对室内温度要求的差异化,使得能量不仅在室内外传递,也在层楼板之间传递,因此要达到65%的节能标准,不仅要做墙面保温系统,而且要做楼板保温体系。重庆地区已经在楼面保温中大规模应用全轻混凝土,由于陶粒是多孔结构,密度比水小,导致全轻混凝土施工过程中集料易上浮,并且和易性差、易泌水。针对这些问题,采用配合比改进、添加外加剂等加以改进。本次实验主要研究了陶粒性能、砂率、X微珠、粉煤灰漂珠、纤维素醚、减水剂等对全轻混凝土的强度、干密度、和易性等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陶粒的性能对全轻混凝土强度的影响较为显著,陶粒强度增加0.8MPa,带来强度的增长为陶粒强度增长的3—4倍,在相同砂率、相同塌落度情况下,球型陶粒混凝土强度高于碎石型陶粒;全轻混凝土强度、干密度随砂率的变化规律相似,均为先增大后降低;X微珠、粉煤灰漂珠等更轻质、高强的细集料能显著降低全轻混凝土的干密度,在一定掺量下能够提高其强度。陶粒浸水对全轻混凝土的强度不利,而裹浆工艺基本无影响;萘系减水剂对全轻混凝土基本无明显影响,而聚羧酸减水剂能显著的提高全轻混凝土的强度,但由于水胶比的降低,密实度的增大,使其干密度有所增加,其适宜掺量在水泥量的0.7%—1.2%之间。提高水泥标号,即单纯提高水泥浆体的强度对全轻混凝土强度提高不大。纤维素醚能显著改善全轻混凝土的和易性,对于球型陶粒来说其最佳掺量约为水泥量的0.2%,对碎石型陶粒混凝土来说,其最佳掺量为0.4%。全轻混凝土的研究成果已在实际工程中应用,总体结果令人满意,基本无空鼓、开裂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