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言在外语课堂中既是教学媒介,也是教学内容,这一双重作用使得外语课堂中的授课语言对于教学效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该论文在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大学英语课堂应整合中、英两种语言的优势,合理运用母语,以优化英语学习环境.回顾外语教学法的变迁过程,自语法翻译法衰落后,目标语作为教学用语一直是外语教学中的主流,母语则必须在外语课堂中避免使用.该研究结合理论分析和实证调查,论证了母语在外语课堂中的合理地位.理论上,在综述了母语在二语习得理论及语言教学法中的作用的基础上,作者提出目标语单语教学妨碍了学习者的心理、认知以及学习效率;重新评价了单语教学的三个理论支持,即:二语习得与母语习得之间的相似性;两种语言在大脑中的分布以及给二语习得者提供最大量目标语输入的必要性;作者从外语教学的目标、学习和习得间的差异、二语学习者的心理需求、二语学习者的认知特点及人本主义和经验学习法等视角,提出了在外语课堂中适量使用母语的依据.该研究在五所高校进行了实证调查,既收集定性数据也收集定量数据.第一阶段对大学英语课进行了课堂观察并对相关教师进行了访谈.第二阶段分别对学生和英语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课堂观察结果表明,在不使用或极少使用母语的英语课堂中,学生出勤率低,学习动机不足,教师和学生的交互少;在适量使用母语的课堂中,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高,教师和学生交互多;在大量使用母语的课堂中,课堂气氛相对活跃,但英语程度较高的学习者失望程度高.教师访谈结果表明,在外语课堂中,一方面有必要给学习者提供大量可理解的目标语输入,另一方面应积极利用母语能直接促进理解、提高课堂效率、易于激发学习者兴趣以及吸引学习者注意力的优势.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在大学英语课堂中适时适量使用母语有助于英语学习并有利于培养学习者在两种语言及两种文化间转换的能力.作者在文中提出对待外语课堂中的授课语言的可取立场是:"可能时使用目标语,必要时使用母语",并重新评价了翻译在课堂中的地位.结合两种语言的优势及调查分析的结果,作者建议在大学英语教学的四个步骤中,在读前准备(Before-Reading)和略读(Global-Reading)中尽可能多的使用目标语;在细读(Detailed-Reading)和读后练习(After-Reading)中适时适量使用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