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慢性下腰痛(CLBP)发病率高,医疗支出代价大,且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对慢性下腰痛的康复治疗研究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采用运动疗法治疗慢性下腰痛已达成共识,欧洲非特异性腰痛管理指导方针推荐运动疗法为首选。常用的运动疗法主要为威廉姆氏体操、核心稳定训练、瑜伽、太极拳等。研究证实大脑顶区和前额区是疼痛处理的关键区域,事件相关电位是通过平均叠加技术从头颅表面记录大脑诱发电位来反映认知过程中大脑的神经电生理改变,传导速度极快,被誉为“窥视”心理活动的“窗口”。本研究采用神经科学的研究方法(ERP,事件相关电位),动态观察12周陈氏太极拳锻炼、核心稳定训练、对照组对顶区(Pz)、额区(Fz)、中央部位(Cz、C3)和枕区(Oz)P300波幅和潜伏期的影响,纵向比较太极组、核心稳定组、实验组各组实验前后各记录点P300波幅和潜伏期的差异,横向比较三组实验后各记录点P300波幅、潜伏期的差异,研究太极拳运动对慢性下腰痛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机制,为太极拳锻炼作为慢性下腰痛治疗的运动处方提供实证依据。本研究运用了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实验法和数理统计法。实验法采用德国BrainProducts公司生产的64导事件相关电位测试系统,对40名慢性下腰痛患者进行视觉刺激事件相关电位测试,太极组14人(陈氏太极拳锻炼),核心稳定组13人(利用瑞士球进行核心稳定训练),对照组(无运动习惯者)13人。太极组与核心稳定组每周早上锻炼三次,每次60分钟,对照组保持原有的生活方式,不进行任何规律的体育活动。测试指标:选用Pz、Fz、 Cz、Oz、 C3记录点P300波幅、潜伏期为ERP实验指标,“疼痛数量”为ERP实验行为数据,ODI为下背痛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调查指标,弯腰拾物测试为功能测量指标。测试分别为实验前和实验12周后进行测试。结果显示:(1)12周锻炼后,太极组与对照组相比,太极组Fz、Cz、Oz记录点P300波幅非常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Pz点P300波幅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核心稳定组与对照组相比,除Fz记录点P300波幅降低外,其余各记录点(Cz、Oz、Pz、C3)P300波幅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不具有显著性;太极组与核心稳定组相比,Fz记录点P300波幅非常明显的高于核心稳定组(P<0.01),其余各记录点波幅均高于核心稳定组。实验后太极组与对照组相比,对照组的Oz点P300潜伏期显著高于太极组(P<0.05),其它各记录点均无显著性差异;实验后核心稳定组与对照组相比,核心稳定组Cz、Fz点P300潜伏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太极组与核心稳定组相比,各记录点P300潜伏期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12周太极拳锻炼后受试者较锻炼前Cz、C3记录点记录的P300潜伏期基本没有发生变化,其他三个记录点的潜伏期较锻炼前均出现下降趋势;核心稳定组实验后各记录点P300潜伏期较实验前均呈现不同程度的升高,并不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2)实验后,太极组与对照组相比,太极组不痛等级数量非常明显多于对照组,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痛”和“非常痛”等级均非常显著性减少(P<0.01)。太极组与核心稳定组相比,太极组“不痛”等级明显多于核心稳定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痛”等级显著减少(P<0.05)。核心稳定组与对照组相比,核心稳定组“不痛”等级较对照组多,但无显著性差异。(3)实验后太极组ODI评分分值均非常明显的低于对照组(P<0.01);核心稳定训练组与对照组相比,核心稳定训练组七项(疼痛程度、生活起居、坐、站立、睡眠、社交生活和外出)评分分值非常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性生活这一项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太极组评分均非常明显低于核心稳定训练组(P<0.01)。(4)实验后太极组弯腰拾物测试非常明显低于对照组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核心稳定训练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P<0.01);太极组与核心稳定组相比,太极组弯腰拾物距离地面距离要显著低于核心稳定训练组。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视觉模拟疼痛测试中,太极拳训练改善了慢性下腰痛患者对疼痛的认知,降低了对疼痛的敏感性。(2) ODI失能程度测试显示太极拳组失能程度有明显的改善,且改善效果优于核心稳定训练组。(3) ERP研究显示太极拳组对于大脑疼痛区域(顶区和前额区)的脑波有一定的影响,对慢性下腰痛患者大脑信息加工时有效资源动员的程度高,大脑认知功能加工快,主要表现在太极组对疼痛信息处理的关键区域(顶区和前额区)P300波幅的升高,Pz、Fz潜伏期的缩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