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世界范围内二语习得者的数量不断增加。因此,双语使用者在数量上已经超过了单语使用者。中式英语是汉语使用者在学习和使用英语的过程中,因受母语思维的干扰及目标语中对应表达的缺乏,而产生的一种语言行为表现。所以,以中式英语为例,通过以英语为母语的双语者对中式英语的识别和判断来对他们的语言行为和语言能力进行分析,是一项合理而有必要的研究。数十年来,“双语观”一直备受争议。在以往的研究中,研究者通常从“单语观”的角度来解读中式英语,甚至将其误认为是中介语、有中国特色的英语、中国英语、洋泾浜英语等等。但这些概念都太过于令人误解或困惑,而使得相互间的界限愈加模糊。本文作者从“双语观”的角度对中式英语进行了重新定义和详细分类,并在共同底层概念基础理论(Kecskes,2000a)下分析了中式英语在概念层面的产生原因。基于中式英语及其双语理论的这一研究,作者还进行了问卷调查和后续的采访记录,其目的是为了了解:(1)对于本文作者的中式英语再定义,英语为母语的双语者持有何种观点?(2)他们的汉语学习实践如何影响其对中式英语的判断?问卷调查和访谈研究的结果如下:(1)大多数受试者对中式英语的判定与作者对于中式英语的定义是一致的。只有少数受试者因频繁接触和使用中文,已拥有一种共同底层概念基础,而与作者的看法不一致。(2)受试者汉语水平越高,越难识别出中式英语的错误或不地道的方面。因此,可以得出结论:首先,二语学习可以影响学习者以母语为主的概念基础,其影响程度与学习者的二语水平密切相关。其次,在英汉之间,二语习得会对双语者的母语产生影响这一假说在本文中得到了证实。本论文的意义在于以下几点:(1)从双语的视角对中式英语有了一个全面的认识;(2)为双语发展过程中二语向母语迁移的研究提供了证据;(3)在二语导致母语磨损、中式英语的积极性以及语言教学方面都提供了一些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