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是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一个普遍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增长,但也带来了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通过“西部大开发”等战略政策,我国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之间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得到了一定遏制。然而,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是否还在进一步扩大、资本、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配置是否影响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等问题还需要进一步研究。本研究首先对1990年以来我国各省市区三大产业进行经济增长收敛性的检验分析,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效应,要素密集度效应,劳动力的分配和增长效应等角度考察资本、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对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影响,特别是生产率的提高,资本积累以及产业间要素配置的影响。其次,研究典型生产要素的影响效应。以第二产业为例,把第二产业进一步细分为食品和非食品产业部门,研究第二产业在各省产业间的投资分配效应。运用泰尔指数对第二产业的区域间和产业间投资分布进行研究,分析第二产业资本变动趋势和食品产业的投资对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影响。研究表明,我国区域经济增长发散,这就意味着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呈现扩大的趋势,其中资本积累尤其是在第二产业的资本积累对区域经济增长发散起着重要作用。同时,我国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劳动力分配也影响着区域经济增长发散。劳动力在第三产业即服务业部门的流动能够改善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服务业对劳动力的吸收将对中部和西部的经济发展产生积极作用。另外,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对区域经济增长发散的影响不大。以第二产业为例,资本积累在区域层面和产业层面的差异都在进一步扩大。从区域分布看,西南地区在食品产业的劳动生产率较高,与其他地区的食品产业投资相比,对西南地区的投资更能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