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于零售商业的地理位置问题研究,可以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1933年,德国学者克里斯塔勒创立的中心地理论为商业地理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他提出的“层次”与“中心”概念,是后来学者在确定城市商业空间结构研究中最直接的依据和理论根源。此后,一些学者以此为基础对城市商业活动空间结构进行系统研究,分析城市商业活动供给要素与需求要素的动态平衡关系。如贝里(Berry)对芝加哥市,森川洋对广岛市商业活动空间结构的研究。另一些学者则转向更为专业的零售地理学研究,探讨零售商店区位、商店模式、零售区位变化等问题。1980年,英国学者道森提出了零售地理的制度性分析框架,为进一步理论研究奠定了基础。但是前者的研究多是从宏观层面对城市的商业空间布局等进行分析,较少涉及具体业态、商店的地理位置等微观问题。后者则对零售业态的形成和发展机制,影响业态与地理位置关系的因素等问题探讨不足。 而在零售学领域,对零售业态的研究集中在对业态的特点、业态创新和变迁机制的探讨上,对具体零售业态与地理位置的关系问题也缺乏探讨。 理论研究的不足给现实中的企业造成了困惑。在实践中,许多企业对零售业态形成和发展的原因不清楚,不知晓业态的生存条件、零售业态与地理位置的关系、它受何种因素影响等。结果,一些企业盲目按照外国业态模式,在不适当的地理位置建立商店;或者一些国有商店改制转型,在原有店址开办了不合适的业态商店,最后导致失败。因此,如果能够探明零售业态与地理位置的关系,将对企业的实践有很大帮助。 在上述背景下,本文将研究主题确定为:探讨目前我国零售业态与地理位置的关系。这一主题涉及商业地理学、零售学、市场营销等内容。主要采取了规范研究和文献研究方法。此外,还应用了实证研究和案例研究的方法。在研究过程中,选择了海蓝云天、当代商城、万通新世界商场等典型案例,对它们的业态形式和地理位置关系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 本论文的基本内容包括六部分。 第一章,主要叙述研究背景和研究主题、研究目的与意义和研究方法。 第二章,基本概念及相关研究的理论回顾。 第三章,描述零售业态的分类及特征。 第四章,提出分析零售业态与地理位置关系的研究框架。 第五章,论述目前我国零售业态的地理位置特点。 第六章,结论与建议。 论文核心部分是第四章和第五章。 在第四章中,笔者提出了一个分析零售业态与地理位置关系的研究框架,作为进一步探讨零售业态与地理位置关系的理论基础。该框架的逻辑关系是:业态本身包含定位,不同业态是对消费市场、地理区域进行区隔,满足不同层次、不同偏好的顾客需求;业态的自身性质规定了不同业态在地理位置上的特定性;需求要素会引起业态创新和改变地理位置的属性;商业竞争影响业态与地理位置关系。 在第五章中,笔者应用上述理论框架分析现实问题。 首先,业态本身包含定位,不同业态的出现、明朗化和稳定的“和平共处”,反映了商业企业对不同消费市场的割据和不同细分市场的占领。这种割据既包括了横向的割据,即在地理区域上的割据和商圈的分割;也包括了纵向的割据,即在商品品种、价格、档次等的分割。业态的这一特性又决定了业态存在典型位置。如果零售商店偏离这一位置,要么不能生存,要么转化为别的业态形式。 其次,地理位置应当对业态商店的市场定位提供有力支持。同一业态的商店可能具有不同定位,当其定位得不到地理位置的支持时,就很容易失败。例如,北京市的燕莎友谊商场与万通新世界商场,虽然都定位于高档,但前者获得成功,后者却失败了。 最后,零售业态与地理位置关系是一个动态过程,它随着需求要素和竞争态势变化而变化。 需求要素包括消费者偏好、消费者行为、消费能力等,它对零售业态和地理位置关系有双重影响。一方面,它是不同业态得以产生和发展的基础,是业态创新的重要源泉。另一方面,它本身是地理位置的一个重要属性,同时,它的变化也会改变地理位置的某些属性。 竞争态势包括相对竞争关系和绝对竞争关系。当两个商店距离足够近时,它们所形成的竞争,称之为相对竞争。当两个商店有一定距离以后,它们就会形成绝对竞争关系。即:消费者去了其中一处,就可能不会去另一处。相对竞争对于零售业态与地理位置关系的意义在于,商业集聚地点通常比单体商店的地理位置更为优越。绝对竞争则警示零售商在开办商店时,应仔细评估竞争者的影响,与一个强大的竞争者形成绝对竞争关系是比较危险的。典型的例子是当代商场、双安商场、利客隆超市三者之间的竞争关系。 此外,笔者还对目前零售商业经营雷同化现象进行了探讨。在对同一业态绝大部分商店经营雷同化现象进行客观分析之后,笔者认为,目前我国零售商业经营雷同化现象可能是个规律,它与零售商店在地理位置上的相似性有密切关系。 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 首先,提出了分析零售业态与地理位置关系的研究框架。明确阐述零售业态与地理位置之间的逻辑关系。并对影响零售业态与地理位置关系的多种因素指标化。 其次,对具体业态的定位及业态在地理位置上的特性进行系统阐述和分析。 最后,选择了海蓝云天、当代商城、万通新世界商场等典型案例,对它们的业态形式和地理位置关系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