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课题通过文献综述、临床研究两个部分,从不同角度探讨中医对慢性胃炎的病因、发病机制和中医证候类型分布的规律性,以冀找出慢性胃炎内镜下分类与中医胃病证型的相关规律。 方法:本研究首先运用中医文献整理的方法对中医脾胃病证系统中归属慢性胃炎病的病因病机及其发展变化规律进行系统全面的研究;再根据临床流行病学调查方法,以广西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消化科及瑞康医院住院及门诊的慢性胃炎患者的临床资料为依据,以胃镜检查为手段,观察分析慢性胃炎内镜下分类及其与中医证型的分布规律,并采用统计学进行数据处理,进一步探讨慢性胃炎的中医辩证分型与内镜下分类的相关性。 结果:总结慢性胃炎病的中医文献资料,结合临床流行病学调查统计数据得出:1.西医慢性胃炎病多以中医胃脘痛、胃痞病就诊。2.胃病诱发因素以饮食不节最常见。3.临床调查病例中,中医证候类型分布由多至少表现为脾胃湿热型→肝胃不和型→脾胃虚弱型→胃阴不足型→胃络瘀阻型。中医证型分布中,脾胃湿热和肝胃不和证多见于慢性非萎缩性胃炎;脾胃虚弱证和胃阴不足证则多见于慢性萎缩性胃炎。4.临床流行病学调查统计,中医证候在慢性胃炎各类分布中有统计学意义,如慢性非萎缩性胃炎伴糜烂以脾胃湿热证型多见,慢性非萎缩性胃炎伴出血以脾胃虚弱多见,慢性非萎缩性胃炎伴胆汁返流以肝胃不和多见。慢性萎缩性胃炎以虚证多见。5.慢性胃炎分类与体质相关,其中以湿热质、气郁质、阴虚质多见。 结论:中医古典医籍对属于慢性胃炎的各种病证已有系统论述,将慢性胃炎中医证型分布与内镜下分类对照、比较,得出慢性胃炎内镜下分类与中医证型有一定的相关性。而将胃镜引入慢性胃炎的中医辨证施治领域,为辨病为主、辨病辨证相结合的辨证方法提供了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