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和实验研究相结合的方式考察了自我弹性对心理症状的影响。首先,问卷调查采用随机取样的方法,对279名大学生施测《自我弹性问卷》、《大五人格量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考察了大学生自我弹性现状,以及自我弹性、人格特征与心理症状的关系。其次,选取高、低自我弹性的被试进行坐忘修炼的干预。最后,采用EEG脑电实验的方法考察了坐忘和冥想状态下脑电波的差异。通过上述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自我弹性在性别上不存在显著差异,在学历上存在显著差异,本科生的自我弹性水平显著高于研究生。这可能由于研究生所面临的社会压力以及受社会文化期待导致。自我弹性在学科上存在显著差异,理工科被试在“反省”维度上的得分以及自我弹性总分显著高于文科生,这可能是由于文理科个体不同的思维方式导致。(2)高、低自我弹性的被试在心理症状上存在显著差异,高自我弹性的个体心理症状少于低自我弹性的个体,这表明自我弹性是一个积极的心理品质。(3)自我弹性、人格特征、心理症状三者相关。自我弹性在人格(神经质、宜人性)与心理症状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4)高自我弹性组被试在坐忘修炼干预的前后,自我弹性水平没有显著差异,低自我弹性的个体经过坐忘修炼后,在“出世入世”这一维度得分显著提高。(5)坐忘修炼会对心理症状产生显著影响,经过坐忘修炼的干预,被试的心理症状得分显著降低,这表明坐忘修炼能有效改善心理症状。(6)被试在坐忘、冥想状态下的额叶α波功率显著大于空白状态,表明坐忘和冥想都是有效的压力管理策略,坐忘和冥想在额叶α波功率上不存在显著差异,预示着坐忘和冥想可能存在着某种相似的脑生理机制。(7)被试在坐忘、冥想状态下的额叶θ波功率显著高于空白状态,并且坐忘状态下的额叶θ波功率最大,冥想其次。这表明个体在坐忘、冥想状态下都有深度放松,但是坐忘的效果好于冥想。这可能与坐忘追求忘我体验,物我同一的境界高于冥想有关。(8)无论是额叶α波功率还是额叶θ波功率,高自我弹性的个体都显著高于低自我弹性的个体,这表明自我弹性有效的促进了放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