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曹雪芹及其伟大作品《红楼梦》通过一系列具体生动的艺术形象,从不同层面展示了那个时代礼教与反礼教思想的激烈冲突,对封建伦理道德进行了全方位的批判,充当了旧道德的掘墓人。本文通过对《红楼梦》这部作品所展现的礼教与反礼教思想冲突的类型、原因和指归的分析与探讨,从而揭示《红楼梦》所反映的时代伦理精神的深刻转变。全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导论:作为文学与伦理学契合点的‘红学’”,从阐述文学与伦理学的基本关系入手,确定了本文研究的起点;并说明了本文研究是在“曹雪芹——《红楼梦》——贾宝玉是三者合一”的前提下,以作品为切入点;并说明尝试运用学科交叉的研究方法。第二部分“《红楼梦》礼教与反礼教思想冲突的类型分析”,将冲突分别划分为“君臣、血亲、两性”三种类型。“君臣关系冲突”体现为对封建君权专制的“批驳诮谤”和对待国家、君主的新态度;“血亲关系的冲突”包括了父子间“父为子纲”困难重重,母子间“母慈子孝”成为空谈,以及兄弟之间“长幼有序”遭质疑的状况;“两性关系的冲突”分别表现在恋爱观中新型择偶原则、模式、标准的提出,婚姻观中“夫义妇听”已紊乱的种种事例。第三部分“《红楼梦》礼教与反礼教思想冲突的原因分析”,分别从经济社会与思想文化、礼教思想自身变异与瓦解这两个方面来进行分析。《红楼梦》时代,商品经济和货币关系对封建制度的经济基础——封建土地关系和农村自然经济的侵蚀瓦解,社会各阶级、阶层急遽分化,是冲突的根本原因,而思想界随之形成了早期启蒙主义——人文主义性质的强劲思潮,与旧伦理纲常产生严重冲突;此时礼教思想自身的变异与瓦解,导致个人主体性的泯灭、德性与规范以及德行与善的分离。第四部分“《红楼梦》礼教与反礼教思想冲突的指归”,阐释了作品将冲突的最终结局由佛道的“空”引向了“情”,而这种“情”是一种以尊重和关爱女性为核心的平等精神,更是指人与自然的关系,包含了人类必须体贴和善待自然万物的博大情怀。《红楼梦》的泛情、博爱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传统的情本思想的继承和革新,它更加注重思考人的生存意义。但是基于真情的道德理想、艺术感化等来维护理想的社会秩序,无法建立起有效的规范机制来重建社会伦理,注定了其失败的结局与命运。第五部分“结语”,阐明《红楼梦》礼教与反礼教思想冲突的性质是人文主义,它准确地反映了随着社会经济条件的变化而萌生的自由、平等要求和个性解放的愿望,也表达了道德要成就人、成就德性、成就善的价值追求,具有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