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结合丹参抗肺纤维化有效部位丹参总酚酸和总丹参酮,制备药物粒径分布窄、流动性好、肺部沉积率高的丹参吸入粉雾剂,采用肺部给药技术靶向递送丹参有效部位药物微粉至肺深部,提高疾病部位的有效药物浓度,评价丹参肺部给药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的可行性与合理性,为特发性肺纤维化的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安全有效方便的治疗药物。方法:通过大孔吸附树脂工艺制备高纯度的丹参总酚酸,以所得纯度的丹参总酚酸和总丹参酮为原料药,采用行星式球磨机对原料药进行混合和研磨,制备丹酚酸-丹参酮复合微粉。以所得复合微粉粒径分布在1~5μm的体积百分数为评价指标,采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对粉碎时间、转速和球料比进行考察及优化,确定最佳制备工艺。通过扫描电镜、激光粒度分布仪、X-射线衍射仪等对复合微粉进行质量评价,并测定其流动性和引湿性。将所得丹酚酸-丹参酮复合微粉与吸入用乳糖过筛混合,制备丹参吸入粉雾剂,以所得制剂的体外沉积性质和流动性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乳糖的载体与用量,优化制剂处方。气管滴注博莱霉素诱导肺纤维化大鼠模型,采用肺部靶向给药技术递送丹酚酸-丹参酮复合微粉至大鼠肺部,以大鼠肺组织病理形态、纤维化评分、肺组织羟脯氨酸含量、转化生长因子-p1水平为指标,评价丹参吸入粉雾剂对特发性肺纤维化的治疗效果。结果:采用单因素试验优化丹参酚酸原料药大孔吸附树脂纯化工艺,优化所得最佳纯化工艺为选择D101大孔吸附树脂,径高比1:7,上样液浓度24.3mg总酚酸·mL-1,上样流速1mL·min-1,上样量72.9 mg总酚酸·mL-1湿树脂,吸附3 h,水洗脱体积6 BV,洗脱剂40%乙醇,洗脱剂用量7 BV,洗脱流速1mL·min-1,接收洗脱液,减压浓缩,冷冻干燥,即得。所得纯化物中丹酚酸B和丹参总酚酸含量可提高至79.3%和101.2%,洗脱率分别为73.6%和68.7%,工艺稳定可行。采用湿法球磨粉碎制备丹酚酸-丹参酮复合微粉,以复合微粉粒径分布在1~5μm的体积百分数为指标,通过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确定的最佳制备工艺为:取80%丹参总酚酸4.565 g,60%丹参总酮2.435 g(丹参总酚酸:总丹参酮质量比为5:2),置于100 mL不锈钢球磨罐中,研磨介质为不锈钢磨球(Φ5:(D3数量比为1:8),球料比17.5,再加入分散介质环己烷7 g,球磨时间3.5 h,转速250r·min-1,球磨粉碎后的浆料经减压干燥,即得。所得丹酚酸-丹参酮复合微粉粒径分布均一,粒度均在10μm以下,D50为2.33μm,1~5μm体积百分数为80.82%,压缩度为45.63%,临界相对湿度约为77%。在丹酚酸-丹参酮复合微粉中加入乳糖为载体能够有效改善复合微粉的分散性和流动性,影响药物微粉的体外沉积性质,以流动性和微细粒子剂量为指标,确定最佳丹参吸入粉雾剂处方组成为:丹酚酸-丹参酮复合微粉:载体乳糖:微粉化乳糖=1:6:0.37。所得吸入粉雾剂具有较好的体外沉积性质,压缩度为27.20%±2.02%,休止角为50.06°±0.76°,丹酚酸B和丹参酮ⅡA的递送率分别为80.24%和85.70%,微细粒子剂量分别为40.81%和45.30%。通过特定给药装置靶向递送丹酚酸-丹参酮复合微粉至大鼠肺部,丹酚酸-丹参酮复合微粉对博莱霉素诱导的大鼠肺纤维化模型具有显著的改善作用,能够显著降低肺纤维化大鼠肺组织纤维化评分和组织羟脯氨酸含量。结论:行星式球磨机湿法粉碎能够较好的减小药物微粒的粒径至10μm以下,结合星点设计-效应面法可优化制得适于吸入的丹酚酸-丹参酮复合微粉。在复合微粉中加入载体乳糖能够有效改善复合微粉的分散性和流动性,制得分散性和流动性较好、肺部沉积率较高的丹参吸入粉雾剂,药效学研究表明丹酚酸-丹参酮复合微粉对肺纤维化大鼠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能够显著减轻大鼠肺纤维化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