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上海聋人所打的自然手语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调查获取了包括事物名称、事物运动、事物属性三大类的非视觉概念手势视频资料,以及聋人在各种情境下的手语演讲录像,以此为基础尝试描写上海手语中基本非视觉概念的全貌,分析上海手语表达非视觉概念的手段,并最终揭示其根本规律。对语料的分析表明,中国手语主要通过三种方式来表达抽象概念:通过约定俗成的自源性的手势表达;借用汉语成分来表达,如仿译、书空、指拼等;通过其他方式来间接表达,如近义代替、直接解释等。其中,主要以第一种方式为主,后两种方式较为少见。第一种方式的主要实现手段是比喻(metaphor)和借代(metonymy)。比喻和借代长期以来一直被认为是两种基本的文学修辞方式,事实上,它们不仅是修辞手段,更是主要的词义孳乳手段和思维认知方式。不同手语中的比喻和借代具有共通性,而手语和有声语言中的比喻和借代也具有共通性。手语中的比喻从本质上来说和有声语言一样,都可以归结为以相似性为基础的、从源域到目标域的映射。但手语中的比喻从本质上来说并非单一映射,而是一种双重映射(double mapping):从具体概念域到抽象概念域的比喻性映射,以及从具体的源域到语言形式之间的象似性映射。目标域凭借对源域的象似性描述而得到呈现。手形、位置、方向、运动的相似性都可以形成比喻。手语中常见的比喻有时间比喻、方向比喻、人体比喻和实体比喻等。借代则是与比喻平行的另一种表达非视觉概念的手段。它是以部分代整体或以相关联的事物代所指事物,从本质上说是一种心理联想。区别比喻和借代的标准主要是看其心理基础是事物之间的相似性还是相关性(邻近性)。借代也可看作是在实体(entity)和对应体(counterpart)之间建立的映射。手语一般借具体可见的事物形象或动作行为表达与之相关的非视觉概念,常见的借代有人体借代、符号标志借代、成员借代、行为借代和汉字借代等。总之,手语表达非视觉概念的原则是:力图在事物间建立起相互联系,由近及远、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逐步深入地认识客观世界,必要时也借用汉语。由于手语是视觉性语言,因此一切非视觉概念的表达最终都必然以视觉意象作为归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