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猕猴桃常见病害生物防治技术及田间应用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aneny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陕西作为我国猕猴桃的主要产区,也是猕猴桃病害的重灾区。各种病害特别是猕猴桃细菌性溃疡病和猕猴桃细菌性叶枯病,发病面积广、发病程度重,严重影响着果实的数量和质量,阻碍了整个猕猴桃产业的发展。本研究从不同来源的样品中进行猕猴桃病害拮抗菌的筛选鉴定,并尝试将拮抗作用好且具有亲和性的两株生防菌株进行复配,进而进行室内盆栽试验比较复合和单一菌剂的生防效果,以观察复合菌剂防效的提高情况,最后进行田间防治试验,以期能够获得在田间实际应用中较单一拮抗菌株仿效更高、稳定性好的复合拮抗菌剂。本实验分别采用抑菌圈法和滤纸片法初筛和复筛,从猕猴桃根际土壤等七个不同来源的样品中分离得到的96株菌株中,筛选出2株对猕猴桃细菌性溃疡病病原菌(Pseudomonas syringae Pv. Actinidiae)和猕猴桃细菌性叶枯病病原菌(Pseudomonas syringaepv. syringae)均具有良好拮抗作用的菌株ZM12和SF6;菌株ZM12和SF6对甜瓜枯萎病、白菜软腐病等果几种蔬常见真菌和细菌性病害病原菌均表现出较强的抑制作用,是两株具有广谱拮抗作用的菌株。依据两菌株的形态及生理生化特征,初步推断菌株ZM12和SF6均为芽孢杆菌属(Bacillus),16S rDNA序列分析结果表明菌株ZM12为枯草芽抱杆菌(Bacillus subtilis),菌株SF6为巨大芽孢杆菌(Bacillus megaterium)平板交互划线培养结果表明菌株ZM12和SF6能够在同一平板上互无拮抗作用共存,两者之间表现出良好的亲和性;混合液体培养发酵液中的活菌数高于两菌单独培养的,表明混合培养有利于菌的生长和增殖;盆栽试验中混合发酵液对猕猴桃细菌性溃疡病和猕猴桃细菌性叶枯病的防治效果分别高达92.4%和93.5%,明显高于菌株ZM12和SF6。田间防治试验结果表明复合拮抗菌剂三个不同浓度的处理均对猕猴桃病害表现出较好的防治效果,其原液、50倍和100倍稀释液对猕猴桃细菌性溃疡病的防治效果分别为89.8%、85.6%和83.7%,病斑治愈率分别为94.0%、88.0%和86.0%,对猕猴桃细菌性叶枯病的防治效果分别为90.4%、87.0%和85.9%,均显著高于95%CT 1000倍稀释液(p<0.05)。复合拮抗菌剂处理组猕猴桃果实经农业部食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进行感官评价、果实质量检测、农药及重金属残留检测,表明果实生长健康完好,无任何农药残留,无重金属残留或远低于国家标准,符合国家无公害食品的要求;Vc含量糖度及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均均得到提升,总酸含量下降,果实质量比对照更为优质。同时复合拮抗菌剂对果树树势的生长表现出正效应。
其他文献
泾河发源于宁夏回族自治区,是渭河的最大支流,黄河的二级支流,流经今宁夏、甘肃、陕西三省区。它的变化和发展对流经地区的人民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同样,人类活动也影响着
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通过政府的统一组织和安排,向国民提供均等的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在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框架下加强农村医疗服务体
本文阐述了Web2.0的相关概念和当前广泛应用的一些Web2.0新技术,提出在高校图书馆建立用户互动空间,加深馆员与读者,读者与读者之间的交流,激发读者个人零次文献的创作和交流
本文基于吸纳能力视角来考察和解释如何促进企业的信息技术吸纳,利用理论模型结合实证分析的方法对企业的IT吸纳能力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为IS领域开拓了一个新的研究视角,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地下工程项目进入规划和施工阶段。在复杂地质条件下修建的高边墙、大跨度国防岩石地下工程越来越多,对设计施工技术水平也提出了更高的要
2005年12月10日,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国际金融研究》杂志和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国际经济评论》杂志联合主办了"世界经济与中国:促进共同繁荣"研讨
本文首先通过马尔科夫区制转移的多元动态因子模型,得到能够反映我国金融系统内在不稳定性的潜在不可观测因子,分析了我国金融系统在"金融不稳定区制"和"金融稳定区制"下的不
介绍了亚太森博(山东)浆纸有限公司(简称亚太森博)清洁生产技术的创新研究和技术实践,并从工艺、节水、节能和三废处理方面论述了亚太森博在清洁生产方面的技术实践。亚太森
合同解除是对合同效力的一种非正常终止,作为商务规则的一项重要制度,在市场经济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欧美等发达国家,具有强大的经济实力和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他们的一
<正>近代唐容川老先生曾倡导"中西医汇通",意在论证中医并非不科学。其虽未强调两者在认识论上的优弱,但在"术"的层面上提出了关键点在于西医不识中医学"气化"的玄妙。"气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