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避难场所建设是城市综合防灾的必要依托,更是城市安全建设的基础,而校园作为城市开敞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日益成为防灾避难的着眼点。近年来,我国各类灾害频发,而随着我国的城市化进入到后期建设阶段,城市的规模扩大与人口增多也使得各类灾害的发生易导致极其严重的后果与损失。因此,高效地将校园开敞空间转化为避难场所在当下的城市安全建设中极为重要。本研究以南京市主城区的样本学校为研究对象,涵盖了小学、中学、大学和职业学校四类校园。不同类型校园所处的避难等级如何?不同区域的校园避难场所差异如何?如何高效将校园开敞空间转化为有效避难面积?相较于已建成的校园,未来的校园建设在进行避难场所建设时应注意哪些问题?这些是本文的核心研究问题。首先,对南京市主城区内的样本学校进行数据采集和特征分析。按学校种类划分为小学、中学、大学、职业学校四类,介绍了样本选点的分布概况,并以周边环境安全性、道路交通可达性、避难面积有效性、配套设施完善性、地形地貌稳定性五个方面为切入点,对样本学校特征进行分析。其次,根据分析结果总结归纳现状样本学校的空间布局特征。通过有效避难面积的测算和图底关系的分析,从用地规模、建筑组合、空间布局和设施环境四个方面对样本学校进行定性与定量结合的分析。在用地规模上,校园避难场所的有效避难面积往往与用地规模成正相关;在建筑组合上,建筑数量和建筑空间组合的负责程度也直接影响到校园避难场所的避难属性;在空间布局上,针对样本学校总结出沿边优态、沿边劣态、居中优态、居中劣态、适量优态以及适量劣态六个类型的避难场所空间布局特征;在设施环境上,校园开敞空间的植被覆盖和设施配备也会对校园型避难场所的布局使用造成影响。最后,提出具体的理想模式和优化建议。从校园型避难场所的安全性和可达性两方面入手,推导出三种典型的校园型避难场所空间布局模式,对可转化为避难场所使用的校园开敞空间进行进一步分析总结,探索其布局规律。同时,也根据现状空间布局特征的总结,从用地、建筑、空间和环境四个方面提出了具体的建议。本文的主要结论如下:(1)校园型避难场所多呈校内区域性块状分布,集中度较高;(2)用地规模是校园型避难场所处等级的决定因素;(3)校园出入口是衡量校园型避难场所可达性的重要指标;(4)建筑的组合分布影响校园的避难空间格局。本文的创新点主要如下:(1)以用地规模为划分基础,提炼出三种校园型避难场所设计模式;(2)选点数据的获取与分析、图底关系的推理与总结、测度结果的表达与分类等整个过程形成了一套较完整的操作体系。论文内容约5.6万字,图纸411幅,表格31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