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8年初,我国南方大面积地区发生了罕见的雨雪冰冻灾害天气,给森林生态系统造成了极大的危害,严重地影响了以竹林资源为特色的蜀南竹海景区竹林环境。景区内2.15万亩竹林受灾,其中重灾面积达到1.29万亩,竹林景观效果遭到一定程度破坏。灾害发生后景区管理者开展了清理受灾竹的工作并采取了有效的恢复措施,如科学合理的施肥、调整林分结构、加强竹林保护等,保证了竹林资源的合理利用和景区生态旅游活动的有序开展。蜀南竹海景区的优势种群为竹类植物,竹林旅游以优美的竹林生态环境为基础,与竹类植物的观赏性、文化性有机的结合,因其特色鲜明、独树一帜成为中国森林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人们逐渐对竹林生态效益的认可,竹林生态旅游越来越受到广大游客的厚爱。本研究以蜀南竹海风景名胜区的主要观赏竹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雨雪冰冻灾害后竹种的生长状况以及监测景区内竹林的环境生态指标,比较景区四种主要观赏竹雪灾前后的生长状况,分析灾后竹林的恢复情况及竹种的固碳释氧、降温增湿、减少噪声、吸附灰尘、减少太阳热辐射、产生空气负离子等生态效益。本文所得到的结论主要包括:(1)蜀南竹海景区内主要观赏竹在遭受2008年雨雪冰冻灾害后,生长状况受到一定的影响。硬头黄竹、梁山慈竹、慈竹这三种丛生竹各年生竹胸径之间存在显著的差异,硬头黄竹二年生竹胸径较一年生、三年生竹大,梁山慈竹和慈竹三年生、二年生、一年生竹胸径依次呈减小的趋势,雪灾后生长的一年生慈竹较二年生竹胸径减小了0.7cm;此外,三种丛生竹09年新发笋量较往年有所增多。毛竹雪灾前生长的06年生竹与07年生竹胸径粗度之间不存在显著的差异,雪灾后生长的08年生竹与09年生的毛竹胸径粗度之间存在显著的差异,受08年雪灾的影响,灾后生长的毛竹与灾前生长的毛竹的胸径之间存在着显著的差异,分析结果表明,09年生毛竹较06年生、07年生、08年生的毛竹平均胸径减少0.63cm、0.57cm、0.15cm;蜀南竹海景区毛竹林原有“大小年”现象被打破,09年新生竹数量明显增加。(2)景区四种观赏竹有着突出的固碳释氧效益,通过测定计算得知竹种四季单位林地面积日均CO2积累量、O2的释放量能力大小为梁山慈竹>慈竹>毛竹>硬头黄竹,四季一天竹种C02积累量在4.54-26.03g·m-2·d-1之间,O2的释放量在3.30-18.93 g·m-2·d-1之间;竹种释放O2、固定CO2的能力冬季最弱,夏季最强。(3)景区夏季气温比城区平均低4.5℃,相对湿度高于城区16%。竹种改善环境温湿条件的能力主要取决于竹种蒸腾作用的大小,不同竹种的蒸腾速率随着季节的改变有不同的变化,通过计算发现,梁山慈竹较其他三种竹种有较好的降温增湿效益,其他三种竹种能力相差不大。(4)景区内的声环境明显优于城区,全年景区噪声值平均在55dB以下,与长宁县城区声环境相比,平均环境声级低10dB左右,达到国家0类、1类区域环境噪声标准,非常适宜观光、旅游、休息。(5)景区四种竹种单位叶面积滞尘量在0.44-2.19 g.m-2之间,滞尘能力大小为梁山慈竹>硬头黄竹>毛竹>慈竹,夏季慈竹一天时间内的滞尘量仅为0.09g·m-2,梁山慈竹为0.16g.m-2,是慈竹的1.78倍;竹种的滞尘量与季节有很大关系,夏季单位时间内的滞尘量最为明显。(6)景区竹林有良好的遮荫效益,显著减少太阳热辐射的作用。通过测定表明夏季景区林下平均可以遮挡65%的太阳有效辐射,较长宁县城区植物遮荫效益有显著优势,为广大游客避暑纳凉、休闲游憩提供了舒适的环境条件。(7)夏季景区内12个主要景点的空气负离子浓度在2.80×103-4.54×104个/cm3范围之间,七彩瀑布景点周围环境的负离子含量最高;所测得的景点空气清洁度均达到A类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