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1972年,“模糊限制语”首次被提出以来,这一概念引起了研究者广泛的研究兴趣。其研究领域不乏对法庭辩论,文学作品以及科学专业文献的关注。这些研究极大地促进了我们对这一重要语言现象的认识。然而以往的研究多以英语作为语料,汉语模糊限制语的使用却未引起足够的重视。本文对汉语脱口秀中的模糊限制语进行了定性研究,试图揭示它们的动态顺应性及其语用功能。基于Verschueren提出的语言顺应论这一理论框架,本文旨在揭示模糊限制语的出现是语境顺应的需求和结果。在交际中,谈话者使用它们来实现某种特定的语用功能。
本文语料收集于每周日晚在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播出的著名电视脱口秀节目,《实话实说》。30期该节目的文字稿组成了本研究的基本语料。该节目的文字材料可从中央电视台网站下载。有些期节目的文字稿已被编辑成书。本文收集的文字稿约有40万汉字。
通过对语料的分析,本文发现模糊限制语的选择是受到各种语境因素制约的。确切地说,说话人选择模糊限制语是为了顺应各种语境因素。在汉语脱口秀中,模糊限制语的顺应性主要表现在顺应社会和心理两方面的语境因素。正是由于这些语境因素的制约,说话者选择模糊限制语来实现自己的交际目的。在脱口秀中模糊限制语具有多种语用功能。它们可以增加话语的灵活性,使话语更恰当,还可以达到某种特殊的交际效果。具体来说,模糊限制语可以用来有意地隐藏信息,实现说话者的自我保护,使言论更可靠,及减弱交际中对“面子”的伤害等。
本研究只是对汉语模糊限制语的初步探讨,我们希望,通过本文对模糊限制语的研究,能在一定程度上丰富目前对模糊限制语现象的关注,从而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鉴赏模糊限制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