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思维导图的语块教学方式在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来源 :曲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uspac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标明确提出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形成一定的综合语言运用的能力。写作作为基本技能之一,能体现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知识进行书面表达的能力,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然而就目前的初中英语教学现状而言,整体的写作教学现状不甚理想。很多初中生在英语写作过程中出现无话可说,内容空洞,逻辑不清,语言表达单一,语言表达错误等问题。大部分教师采用传统的写作教学方式,只注重写作结果,忽视写作过程。长此以往,这就会导致学生失去写作的积极性和兴趣,难以提高写作水平。在英语写作过程中,利用思维导图可以把与写作话题相关的知识整合起来,从而建立清晰的文章逻辑结构。语块是具有语义和语法功能的多词组合,它能够以整体形式储存在大脑中,易于识记和提取。为此,本研究基于信息加工理论和知识可视化理论,将基于思维导图的语块教学方式应用于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以探索其在英语写作教学方面的有效性。研究持续了一个学期,旨在回答以下三个问题:1.使用基于思维导图的语块教学方式对学生的英语写作有什么影响,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2.基于思维导图的语块教学方式对哪种层次的学生(高,中,低)影响最大?3.学生对基于思维导图的语块教学方式持何种态度?本研究的研究对象是某县某中学九年级15班和16班这两个平行班,15班为对照班,16班为实验班。两个班的教学内容相同,教学进度一致,实验班采用基于思维导图的语块教学方式,而对照班仍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本研究的研究工具包括作文测试与文本分析以及调查问卷。实验前,笔者用spss软件对这两个班上学期期末考试的成绩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这两个班的写作水平没有显著性差异。同时,对这两个班进行前期问卷调查,以了解实验前这两个班学生的写作现状、写作态度以及对思维导图和语块的了解程度。实验后,笔者对这两个班进行作文测试,收集这两个班的作文文本,并在实验班进行后期问卷调查。研究结果如下:1.实验后实验班学生作文篇幅增长显著,而对照班增长不明显。这表明使用基于思维导图的语块教学方式使学生在写作时有话可说,其语言产出能力有所提高;实验前实验班的语篇衔接语块均值和对照班的语篇衔接语块均值相差仅0.11,但是实验后实验班的语篇衔接语块均值比对照班的语篇衔接语块均值高2.54,表明这种教学方式使文章的逻辑连贯性有所增强。学生能够使用语篇衔接语块,其语言组织能力有一定的提高;实验后实验班的语块总数均值比对照班提高明显,多样语块的使用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语言表达的丰富度。学生使用复杂多样化语言的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实验后实验班学生作文文本中语块使用准确率比对照班高17.18%,表明学生语言表达的准确率得到了提高。实验后实验班的平均写作成绩比对照班高1.82。这表明基于思维导图的语块教学方式使学生的英语写作成绩有所提高。2.实验后实验班三种层次的学生英语写作水平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但中分组学生的作文篇幅增幅最大,文章逻辑连贯性增强最为明显,语言表达的丰富度提高最显著,其写作成绩提高幅度最大。这表明基于思维导图的语块教学方式对中分组学生的影响最大。3.调查问卷分析发现实验班学生对这种教学方式持满意和认可的态度。该研究结果对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有一定的指导作用,但也存在一些不足,有待未来的研究进一步完善。
其他文献
英语写作技能作为英语语言技能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大多数初中生英语学习的薄弱环节,一线教师迫切寻找新的英语写作教学方法以提升初中生的英语写作能力。“产出导向法”(Production-oriented Approach,以下简称POA)是由文秋芳提出的针对提升中国外语学习者语言能力的教学方法。它被广泛的应用于大学外语教学实践中,并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但是POA在中学阶段的应用与研究并不多见。为了改善
随着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我国的教育信息化也开始走向了“教育信息化2.0”的新时代。信息化教学作为未来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对教师的信息化素养也提出了新的挑战。教师作为信息化教学的实践者,信息化教研活动是教师准备和实施信息化教学的基础,信息化教研素养是教师进行信息化教学需具备的必要条件,也是学校信息化教学发展目标的实践贯彻和执行。目前,已有关于教研素养的研究更多停留在理论层面,和一线教学实践较远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之一,也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言和文化的紧密联系决定了英语教学中文化导入的必要性。同时《英语课程标准(2011版)》也明确提出要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从而提升其跨文化交际能力。文化导入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毋庸置疑。然而,在应试教育背景下,现实中的英文课堂仍存在重语言知识教学、轻文化教学的现象。只有充分了解当前初中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现状,才能发现其存在的问题并分析成因,
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全球一体化不断深化,世界各国交流沟通日益频繁,文化差异成为继语言之后阻碍人们得体交流的主要因素之一。语言和文化不可分割的关系,决定了语言教学必须要融入文化知识,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和文化表达能力。我国2011版《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明确将文化意识定为五大整体课程目标之一。但在实际教学中,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没有对跨文化意识给予足够的重视。小学是英语启蒙阶段,小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以及读后续写被纳入新高考作文题型,提高学生读后续写能力成为高中英语教师重要的教学目标,这要求广大英语教师应努力提高读后续写课堂教学效率。然而,目前学生对于给定语篇的准确理解、续写情节的合理构思以及记叙语言的表达衔接等方面与考试标准尚存一定距离。作为《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的核心理念,英语学习活动观是实施课程目标的途径、变革教学方式的方向和组织课堂活动的依据。
从2004年中国高校在班级创设心理委员一职后,心理委员制度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目前关于心理委员岗位的研究较少,针对高校心理委员岗位胜任力特征的评估测量工具不多,所以本研究首先编制了一份《高校心理委员岗位胜任力特征问卷》,再结合自我效能感问卷对心理委员的岗位发展进行探讨。研究一在参考相关文献的基础上,采用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按照心理测量问卷的编制程序,自编了一份《高
“新基础教育”研究自提出“育人价值”这一主张以来,深入语文教学改革与发展研究,形成了“育人价值”视野下的教学价值结构。古典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蕴含着丰富的育人价值。依托统编初中语文教材,就是要在了解古诗词选文编排情况的基础上,挖掘初中古诗词中隐性的、易被忽视的育人价值内容。与此同时,对古诗词的教学现状进行调查、分析,探讨如何在古诗词教学中进行育人价值的开发。本论文主要包括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
“跨媒介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是《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的十八个学习任务群中的第三个,贯穿必修、选择性必修和选修三个阶段,是互联网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学习任务群的教学能够让学生在多种媒介的阅读与表达中提升媒介素养,发展语文学科核心素养。论文以《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和统编高中语文教材为主要依据,首先阐释了“跨媒介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的学习目标
2017年9月,由教育部统一组织编写的中小学语文教材(以下简称为统编本)在全国中小学起始年级投入使用。而“活动·探究”单元是统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中新设的一个单元组织形式,随着统编本初中语文教材的使用,如何利用“活动·探究”单元实现其教学价值,让这一新的单元形式的设置更好地为教学服务,是当前语文课堂教学不容忽视的问题。本文在对“活动·探究”单元整体深入研究的基础上,调查了曲阜实验中学“活动·探究”单元
叶圣陶先生是语文教育界的大师,为语文教育工作做出了诸多不可磨灭的贡献。他的教育思想历久弥新,给予了语文教育工作者深刻的启发。“应需求诚”思想是叶圣陶写作思想的核心精髓,短小而精悍,言近而旨远。写作,这一语文学习内容,以综合性和实践性为特点,一直以来都是困扰师生的难题之一。基于此,本文将遵照叶圣陶“应需求诚”思想的内涵,针对当前初中写作教学存在的问题,探讨这一思想在初中写作教学中的实施策略和方法,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