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早期动荡巨变的中国社会,思想界纷繁复杂,各种主义思潮纷纷涌现在中国这片大地上,如马克思主义、国家主义、戴季陶主义等,他们相互碰撞与相互斗争。在激烈的斗争之中,马克思主义面临严峻的挑战,各种落后思潮的不断围攻,马克思主义者也纷纷发表文章进行针锋相对的反驳批判,而国家主义和戴季陶主义是大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在思想界的主要交锋者。纵观大革命时期的历史发展进程,我们不难发现:国共合作的破裂,大革命的最终失败,戴季陶主义都扮演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说戴季陶主义是导致大革命失败的重要因素之一。同样都是对错误主义思潮进行批判,国家主义在中国共产党人的猛烈批判之下,最终偃旗息鼓,但为什么戴季陶主义却给中国共产党带来沉痛的打击?戴季陶主义为什么能够在这一时期取得了暂时性的“胜利”?共产党人是怎样对戴季陶主义进行批判的?这场批判斗争的过程又是如何进行的?它对于我们现代所具有怎么样的经验与教训?这些都是很值得我们去研究和思考的重要课题。面对戴季陶主义的猛烈攻击,文字是中国共产党人回击的首选。本论文主要通过考察《中国青年》和《向导》周刊中所涉及批判戴季陶主义的文章,以研究中国共产党人对戴季陶主义的批判。众所周知,《中国青年》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共青团中央机关刊物,《向导》则是中国共产党的中央机关报,这两份刊物都是大革命时期共产党人对戴季陶主义批判的主要舆论阵地。刊物可以说是历史的纪实,通过研究分析这些刊物史料,我们回到历史发生的“现场”,探究这场激烈批判斗争的过程。通过对史料的研究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当时共产党人对戴季陶主义批判的缘由主要是由于戴季陶主义产生非常不利的影响,对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造成巨大冲击,破坏了国共两党合作,阻碍了大革命的顺利进行,可以说戴季陶主义与共产党的马克思主义、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在革命理念上是不同的,在革命实践上又是非常矛盾的,所以共产党人不得不对其进行针锋相对的批判。共产党人对戴季陶主义批判的主要内容是对唯心主义“道统学说”和“民生哲学”的批判、对反对阶级斗争思想的批判、对反对国共合作观点的批判、对污蔑共产党和苏联言论的批判以及对主张建立民族资产阶级统治的批判,而关于阶级斗争的批判始终是贯穿整个批判的全过程。通过研究分析,我们不难发现,共产党人对戴季陶主义批判所呈现的主要特点有几个方面:第一,批判的时序变化总体上是由激烈到缓和的特点,前期尖锐激烈的回击批驳戴季陶主义的种种谬论,北伐战争开始后,批判不断趋于缓和,“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发生后,批判活动有所升温的趋势,但好景不长,很快“七一五”反革命政变发生,批判不得不暂时停止。第二,批判的核心焦点是阶级斗争。阶级斗争问题是共产党人与戴季陶主义派争论最多的内容,也是批判的核心问题,整个批判的过程基本上都是围绕阶级斗争问题开展。第三,批判的主要目的是争夺革命领导权。双方争论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争夺国民革命的领导权,为了能够引领广大青年投身革命,带领工农阶级开展工农运动,指导中国的国民革命运动,最终实现打倒帝国主义和军阀,实现国家的独立和民族的解放。第四,批判的联合性与差异性。对戴季陶主义的批判是全党一个集体的联合行动,他们有着共同的统一的批判内容和行动,但由于作者群体比较庞大,不同作者选择批判的角度和倾向是有差别的。通过史料研究分析,我们发现,当时对戴季陶主义的批判只是共产党人批判斗争的偏锋而已,他们主要的精力都放在对付真正的敌对势力,如国家主义派等,对于统一战线内部出现的戴季陶主义派,共产党人虽然曾一度对其进行猛烈驳斥批判并取得了一些积极的效果,但由于受右倾机会主义的影响,共产党人过度顾及国共两党关系,过度牺牲自我维护统一战线,以至于在批判的判断上出现偏差,批判最终出现了片面缓和,以至于戴季陶主义派“重获新生”,成为国民党新右派蒋介石集团势力反共反人民的理论支撑。通过研究分析大革命时期共产党人对戴季陶主义的批判,对我们现代有着非常重要的经验和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