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中国股票市场建立以来,股票市场一直起到了融资调整金融市场运行的作用。但中国股票市场仍处于新兴发展阶段,其广度深度仍无法和国外成熟市场相比,反映在市场上就是其价格的不断波动。追述前几年,上证综指在2001年达到2341点的高点,却从此开始保持下跌态势达4、5年之久,直至最终跌破1000点大关。2006年伊始,中国股市开始走出泥淖,以强劲的态势反弹,尽管中国股市泡沫的讨论日益深化,各项估值指标均已偏离正常区间,中国股市仍然保持着迅猛上涨的势头。07年十一过后,上证综指已经突破6000点大关,从1000点不到到6000点,也仅仅过了一年多。由此,中国股票市场的波动率问题成了学者们关注的热点。在股票波动率领域,国内学者们一直关注整体波动率,研究其合理估计模型、特性及影响因素,但对股票波动率的进一步研究相对缺乏。国外学者在这方面就有一定建树,Campbell、Lettau、Malkiel和Xu(2001)于提出一种不依赖于β系数的波动率分解模型,并将此模型应用于美国股票市场。本人选择这一波动率分解模型,并以上证所有股票为样本研究中国股票市场的整体波动情况。在研究中分解波动率中的相关影响成分及三个波动分解率之间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阐述可能的解释原因并进一步提出自己的见解。全文可以分为以下几大部分。第一部分为后文研究的基础。首先对全文的结构和内容进行介绍,同时对上海证券交易所及其股票市场的发展和背景作基本介绍。然后以上证综合指数的基本波动态势,介绍上证股票的阶段性发展历程,并提出本文进一步要解释和分析的主要内容。第二部分着重于对于波动率研究和本文采用模型的介绍,先对波动率估计模型和分解模型相关的研究文献作简单综述;再阐述Campbell波动率分解模型的基本数理构造和具体操作路线及思路。重点介绍这一模型的主要优缺点和分解的基本逻辑过程。第三部分主要偏重模型的实证上。采用上证所有股票1992年至2007年的日数据,进行月度波动率的分解,将波动率分解为市场波动率、行业波动率和公司波动率。同时对于三个子波动率分解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其发展趋势。第四部分着重分析三种波动率构成的相互关系和因果关系,着重分析三种子波动率对于股票波动率的影响程度大小并分析其可能原因。同时将数据与美国成熟市场进行比较分析,提出自己的解释和建议。第五部分针对不同的行业,利用各自行业的波动率,对行业的波动特征做分析和研究。最后一部分,在前面分析实证的基础上,对于上证股票的波动率构成进行总体的小结,总结相关的影响因素及产生影响的原因,研究中国市场需要改善的方向,并阐述自己的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