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FIH1调控巨噬细胞M1极化在早期ARDS中的作用和机制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dsgha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部分早期ARDS调控巨噬细胞M1极化关键分子的筛选目的:目前已知参与巨噬细胞M1极化的分子诸多,但缺乏在ARDS早期发挥作用的证据。本研究通过高通量实验筛选在ARDS中调控巨噬细胞M1极化的关键分子。方法:(1)本研究为前瞻性、单中心、观察性研究。纳入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入住我院ICU、年龄大于等于18周岁、符合ARDS柏林定义诊断标准、发病48小时以内的患者。患者入组后记录性别、年龄、主要诊断、ARDS严重程度、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APACHEⅡ)评分、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等信息,同时留取外周血标本(入科24小时内)。通过芯片检测全转录组中m RNA的表达量,用于筛选与ARDS严重程度相关的分子。(2)基于GEO公共数据库中人肺泡巨噬细胞极化高通量实验数据,筛选参与巨噬细胞M1极化的候选分子。(3)采用交集分析,筛选既与ARDS严重程度相关又参与巨噬细胞M1极化的候选分子,并通过Hub gene算法确定关键分子。(4)基于GEO公共数据库中巨噬细胞极化高通量实验数据,验证关键分子参与巨噬细胞M1极化。(5)进一步纳入2018年11月至2019年3月的入住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重症医学科的ARDS患者为验证队列研究对象,并纳入非ARDS机械通气患者为对照组。记录患者诊断、ARDS严重程度、性别、年龄等信息,收集患者肺泡灌洗液(BALF)。复制LPS-ARDS小鼠模型,采用q PCR检测关键分子在患者肺泡灌洗液(BALF)和小鼠肺组织中的表达量,进一步验证关键分子参与ARDS发生发展;(6)进一步采用Robust Rank Aggreg算法确定与ARDS和巨噬细胞M1极化相关性最高的关键分子。结果:研究期共纳入32例ARDS患者(轻中重分别为9例、9例和14例),非ARDS机械通气患者6例。其中26例ARDS患者外周血转录组芯片检测用于ARDS严重程度相关的分子筛选,6例ARDS和6例非ARDS患者BALF用于验证关键分子参与ARDS。(1)ARDS患者外周血转录组芯片筛选出234个分子与严重程度显著正相关(Spearman相关系数0.71,P=0.00006);(2)GEO公共数据库中人肺泡巨噬细胞极化高通量实验数据筛选出100个分子在M1型巨噬细胞中显著高表达,在M0和M2型巨噬细胞中显著低表达(Log FC>2倍,FDR<0.01);(3)交集分析确定36个分子既与ARDS严重程度相关又在M1型巨噬细胞中显著高表达;hug gene算法筛选出5个关键分子:干扰素诱导的含有解旋酶C域的蛋白1(IFIH1)、干扰素调节因子1(IRF1)、C-X-C趋化因子10(CXCL10)、干扰素诱导的鸟苷酸结合蛋白1(GBP1)、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1(STAT1);(4)对GEO公共数据库中小鼠及人单核-巨噬细胞高通量实验数据分析证实以上5个关键分子均在M1型巨噬细胞中显著高表达,在M0和M2型巨噬细胞中显著低表达(FDR<0.05);(5)临床和动物实验同时表明:与非ARDS患者相比,ARDS患者的BALF中STAT1、IRF1、GBP1、IFIH1显著高表达(P<0.05);与假手术小鼠相比,ARDS小鼠肺组织中Ifih1、Irf1、Ifit3、Gbp1和Stat1显著高表达(P<0.05);(6)Robust Rank Aggreg算法结果提示IFIH1与ARDS严重程度相关性最高(综合P值最小,相关系数最大)。结论:IFIH1可能是ARDS中调控巨噬细胞M1极化的关键分子。第二部分调控IFIH1表达对巨噬细胞M1极化的影响目的:通过调控IFIH1表达量,观察IFIH1对巨噬细胞M1极化的影响。方法:采用LPS和聚肌胞苷酸(Poly I:C)刺激巨噬细胞M1极化,分别通过IFIH1慢病毒干扰序列(sh IFIH1)和IFIH1过表达质粒(IFIH1),敲低和过表达巨噬细胞系(RAW264.7)和鼠骨髓来源巨噬细胞(BMDMs),评估IFIH1对巨噬细胞M1极化的影响。采用q PCR和Western blot检测IFIH1 m RNA和蛋白的表达评估IFIH1敲低和过表达效率。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CD86的表达,采用Western bot检测i NOS的表达,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检测培养基上清液中白细胞介素-1(IL-1)和趋化因子C-C基序趋化因子配体2(CCL2)的表达量。结果:(1)构建IFIH1低表达和过表达RAW264.7细胞系:与转染对照组细胞和RAW264.7细胞相比,sh IFIH1-RAW264.7细胞中IFIH1 m RNA和蛋白的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IFIH1蛋白的敲低效率为93%。与空白对照组和RAW264.7相比,IFIH1-RAW264.7中IFIH1 m RNA和蛋白的表达量显著升高,P<0.05;IFIH1蛋白的过表达效率为533%。(2)构建IFIH1低表达和过表达BMDMs:与转染对照组BMDMs相比,sh IFIH1-BMDMs中IFIH1 m RNA和蛋白的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IFIH1蛋白的敲低效率为74%。与空白质粒转染的BMDMs相比,IFIH1-BMDMs中IFIH1 m RNA和蛋白的表达量显著升高,P<0.05;IFIH1蛋白的过表达效率为412%。(3)敲低IFIH1显著减少巨噬细胞M1极化:Western blot分析显示,Poly(I:C)或LPS诱导下,与转染对照组细胞相比,i NOS在sh IFIH1-RAW264.7细胞和sh IFIH1-BMDMs中显著低表达,P<0.05。流式细胞术结果提示,Poly(I:C)或LPS诱导下,CD86在sh IFIH1-RAW264.7细胞和sh IFIH1-BMDMs中显著低表达,P<0.05。ELISA结果提示,Poly(I:C)或LPS诱导下,sh IFIH1-RAW264.7细胞和sh IFIH1-BMDMs分泌IL1β和CCL2的能力显著降低,P<0.05。(4)过表达IFIH1显著增强巨噬细胞M1极化,仅过表达IFIH1不能单独诱导巨噬细胞M1极化:Western blot分析显示,Poly(I:C)或LPS诱导下,与空白质粒转染的巨噬细胞相比,i NOS在IFIH1-RAW264.7细胞和IFIH1-BMDMs中显著高表达,P<0.05。流式细胞术结果提示,Poly(I:C)或LPS诱导下,CD86在IFIH1-RAW264.7细胞和IFIH1-BMDMs中显著高表达,P<0.05。ELISA结果提示,Poly(I:C)或LPS诱导下,IFIH1-RAW264.7细胞和IFIH1-BMDMs分泌IL1β和CCL2的能力显著增强,P<0.05。需要指出的是,仅过表达IFIH1,没有Poly(I:C)或LPS刺激,不能单独诱导巨噬细胞M1极化。结论:IFIH1是巨噬细胞M1极化的调控分子;仅过表达IFIH1,不能单独诱导巨噬细胞M1极化。第三部分MyD88/IFIH1/IRF3调控巨噬细胞M1极化的分子机制目的:探索IFIH1调控巨噬细胞M1极化的分子机制。方法:(1)IFIH1下游分子机制预测:分别基于GEO公共数据库中人肺泡巨噬细胞极化高通量实验数据和人单核起源-巨噬细胞极化高通量实验数据,采用GSEA算法分别预测IFIH1调控肺泡巨噬细胞M1极化和单核-巨噬细胞M1极化的机制,采用交集分析筛选肺泡巨噬细胞M1极化和单核-巨噬细胞M1极化的共同机制。(2)体外实验验证GSEA预测的机制:细胞分组为sh IFIH1-巨噬细胞、sh Ctrl-巨噬细胞、IFIH1-巨噬细胞、Ctrl-巨噬细胞。采用蛋白磷酸化Western blot检测通路中关键蛋白磷酸化程度,采用细胞核/细胞质分离Western blot检测通路中转录因子在细胞核内的表达量,验证GSEA的预测。(3)进一步明确LPS和Poly(I:C)激活IFIH1是否依赖MyD88途径:采用MyD88通路特异性阻断剂ST 2825,评估LPS和Poly(I:C)激活IFIH1是否依赖MyD88途径。细胞分组为:ST 2825-巨噬细胞、Ctrl-巨噬细胞。采用蛋白磷酸化Western blot检测通路中关键蛋白磷酸化程度,采用细胞核/细胞质分离Western blot检测通路中转录因子在细胞核内的表达量。结果:(1)GSEA预测IFIH1下游分子机制:GSEA分析提示,在肺泡巨噬细胞中,IFIH1通过亚麻酸代谢途径、亚油酸代谢途径和RIG-I通路调控巨噬细胞M1极化,FDR<0.05;在单核-巨噬细胞中,IFIH1通过RIG-I通路、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以及肠免疫网络途径调控巨噬细胞M1极化。交集分析提示RIG-I通路是肺泡巨噬细胞和单核-巨噬细胞M1极化的共同途径。(2)敲低IFIH1对RIG-I通路的影响:相同的LPS或Poly(I:C)诱导下,sh IFIH1-RAW264.7细胞和sh IFIH1-BMDMs中IRF3蛋白磷酸化程度显著降低,细胞核中IRF3蛋白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单纯慢病毒转染对IRF3蛋白的激活无影响。(3)过表达IFIH1对RIG-I通路的影响:相同的LPS或Poly(I:C)诱导下,IFIH1-RAW264.7细胞和IFIH1-BMDMs中IRF3蛋白磷酸化程度显著增强,细胞核中IRF3蛋白表达丰度显著增加,P<0.05。仅过表达IFIH1,没有LPS或Poly(I:C)刺激,不能单独激活IRF3。(4)进一步验证LPS激活IFIH1-IRF3途径是否依赖MyD88途径:在RAW264.7细胞和BMDMs中,阻断MyD88通路并不影响Poly(I:C)诱导的IRF3磷酸化,但显著降低LPS诱导的IRF3磷酸化,P<0.05。阻断MyD88通路并不影响Poly(I:C)诱导的IRF3入核,但显著降低LPS诱导的IRF3入核,P<0.05。结论:IFIH1通过激活IRF3调控巨噬细胞M1极化,LPS激活IFIH1-IRF3依赖于MyD88途径,Poly(I:C)激活IFIH1-IRF3不依赖于MyD88途径。
其他文献
城市地下空间大规模的开发与利用,对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的安全性、长期服役性能和防灾减灾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液化触发评估成为液化震害预防的首要任务,而无黏性土(砂土、粉土)的空间分布与原位状态是其非常重要的内容。多功能孔压静力触探(CPTU)是在天然位置对土体工程性质进行原位评价的一种新型测试技术,具有精度高、测试参数多元化等优点,在国际上被广泛用于无黏性土的状态特性评价与液化判别。相比于相对密实度
近年来,新型低模量β钛合金在医用植入材料领域的应用受到广泛研究。由于其还具有高弹性容许应变(σ0.2/E),因此在航空航天用弹性元件及可变机翼材料等方面同样显示出重要的应用前景。本文参照三大电子参数理论开发了低模量Ti-32.5Nb-6.8Zr-2.7Sn-0.3O(TNZS-0.3O,wt.%)合金。随后,系统研究了0、0.3和0.6wt.%三种不同氧(O)含量TNZS-xO(x=0,0.3,0
神经科学的一个重要问题是研究动物行为是如何产生并受基因和神经环路调控的。本能行为是一类不需要后天学习获得的行为,在发育过程中已经构建于神经系统中。在本能行为的分子与神经机制研究中,雄性果蝇的求偶行为和雌性果蝇的接受行为均是研究的最为透彻的模型,解析这些本能行为调控的分子与神经机制将深化我们对于行为调控的神经机制的理解。本研究以雌性果蝇的接受行为为研究模型,发现神经肽Leucokinin(LK)及其
几十年来,针对预制结构已有大量的研究和应用。通过使用施工质量好、可快速安装的预制构件,可取得良好的综合效益。然而,出于对其抗震能力的担忧,预制结构在抗震地区的应用往往受限。为此,各国研究人员开展了大量的研究来提高预制结构的抗震能力,特别是预制构件节点的抗震能力,并提出了一系列预制装配结构体系,如预应力混凝土装配整体式框架体系(世构体系)。对于预制混凝土结构,由于连接部位和后浇叠合层的存在,锈蚀介质
核子间相互作用作为强相互作用的一种,它在理解有限核以及核物质性质方面都是至关重要的。基于核子间相互作用而得到的核物质状态方程已经被广泛地研究。对称核物质状态方程经过长期研究和验证已经被了解得相对比较清楚,但非对称核物质的状态方程(对称能)的不确定性依然很大。特别地,通过核物理实验以及中子星观测数据提取的饱和点处的对称能斜率的不确定度非常大。由于饱和点处的对称能斜率的不确定性,不同模型预测的高密度的
人脸识别一直是人工智能领域一个研究热点。相比于其他的生物鉴别方式,人脸识别在考勤、支付、进站、登机、特定对象监控等方面有着广阔的运用场景。当前最先进的方法,主要是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深度学习的方法。已有的方法需要被识别对象有良好的光照条件,表情与姿势不能变化太大,不能有遮挡,在约束环境下,基于深度学习的人脸识别已超越了人类的识别能力。但是在非约束条件下,比如监控摄像头所录的视频,被识别对象具有侧面、
近年来,无线通信技术如5G网络和物联网的发展非常迅速。但是其开放性的传输特性也带来了比传统有线传输更严重的安全问题。设备身份验证作为安全通信的第一道防线,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设备指纹识别技术是一种有效且轻量级的设备身份验证解决方案。由于硬件设计和生产的容差,发射机在制造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存在硬件误差,这种误差具有独一无二且难以仿冒的特性,因此也被称为设备指纹。设备指纹对传输信号会造成轻微的、不影
随着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尤其是计算机图形学以及建筑建造工艺的快速发展,自由曲面空间网格结构已然成为当今空间结构发展的主要趋势。但自由曲面空间网格结构由于其形式的自由多变,如何合理的确定其建筑形态和曲面网格仍是当前空间结构领域研究的热点与难点之一。本文以自由曲面单层空间网格结构为研究对象,对此展开了系统的研究。首先,从曲面形态入手,提出了考虑结构缺陷敏感性和节点刚度影响的形态优化方法;其次,针对自由曲
时至今日,随着第五代(5G,5th Generation)移动通信商用套餐的发布,移动通信已经历了将近一个世纪的发展与演进。新一代移动通信系统更加关注低延时、高可靠、广覆盖以及巨连接等技术指标。大规模分布式多输入多输出(MIMO,Multiple—Input and Multiple-Output)与无蜂窝大规模MIMO系统由于可以提供更好的覆盖、更强的抗干扰能力以及更灵活的组网等特性,已经成为新
本博士论文主要围绕Rota-Baxter双代数以及Rota-Baxter Hopf代数的构造及其模作用、Hopf(余)拟群、Hopf拟余模、Yetter-Drinfeld拟余模和(余)三角Hopf余拟群展开一系列研究工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论文引进和讨论了 Rota-Baxter双代数、Rota-Baxter双代数方程组以及Rota-Baxter Hopf数,通过Hopf拟群理论构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