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艾滋病(简称AIDS)是一种由艾滋病病毒(简称HIV)引起的能够损毁人体免疫系统从而引起一系列条件致病菌感染和肿瘤发生,最终致被感染者死亡的严重传染性疾病。艾滋病从1981年在美国第一次被发现之日起就以骇人的速度在世界蔓延。遗憾的是,目前尚无药物可以治愈该种疾病,仅仅只能通过各种方法延缓患者的生命。因艾滋病的不可治愈性,以及艾滋病犯罪的隐蔽性,有不少不法分子利用HIV犯罪,对他人生命健康和社会秩序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艾滋病(简称AIDS)是一种由艾滋病病毒(简称HIV)引起的能够损毁人体免疫系统从而引起一系列条件致病菌感染和肿瘤发生,最终致被感染者死亡的严重传染性疾病。艾滋病从1981年在美国第一次被发现之日起就以骇人的速度在世界蔓延。遗憾的是,目前尚无药物可以治愈该种疾病,仅仅只能通过各种方法延缓患者的生命。因艾滋病的不可治愈性,以及艾滋病犯罪的隐蔽性,有不少不法分子利用HIV犯罪,对他人生命健康和社会秩序造成损害。然而,我们国家目前没有刑事法律条文对故意传播艾滋病的行为进行定罪量刑,只在2017年出台了相关司法解释。但是该司法解释仅对通过“性”途径故意将艾滋病传染给他人的行为进行规制,对其他类型的故意传播行为仍无规定,以致理论界对故意传播艾滋病行为的定性争论不休,司法实践对其定性也不统一。因此,笔者认为研究故意传播艾滋病行为的定性问题具有一定价值和意义。由于过失传播艾滋病的行为不具有刑法可谴责性,因而,本文所说的传播艾滋病全部指的是故意传播的行为,不包括过失传播的行为。在结构上,本文正文一共包括四章:第一章为引题篇,通过介绍一个典型案例来引出笔者想要研究讨论的问题,共两节。第一节是对一个故意传播艾滋病行为的典型案例的基本案情与法院的判决结果进行简要介绍;第二节介绍了该典型案例的争议焦点,公诉机关与审判机关对案件的定性存在不同看法,由此引出笔者的思考。第二章是整篇论文的核心。本章介绍了目前我们国家存在的故意传播艾滋病的主要行为方式以及理论界和司法实践中对故意传播艾滋病行为的刑法定性争议。笔者将该章分为两小节。第一节介绍故意传播艾滋病行为的主要传播方式,一为“性”传播方式。即通过卖淫、嫖娼的方式或夫妻、情侣之间以及一夜情、强奸等方式故意传播;二为“扎针”、“抓咬”、“共用注射器具”等方式;第二节对故意传播艾滋病的行为属性进行梳理,分别介绍了理论和实务中对该类行为的不同定性主张的原因以及每种主张的不合理之处。理论和实务中对该行为的定性主张主要有五种,分别为传播性病罪、故意伤害罪、故意杀人罪、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和投放危险物质罪。第三章阐述了其他国家关于艾滋病的立法规定及经验借鉴。艾滋病是一种全球性疾病,各国都承认故意传播艾滋病的行为具有极其严重的现实危险,应当追究行为人的刑事责任。目前,域外有不少国家和地区对故意传播艾滋病的行为用法律进行规制,虽然规制传播艾滋病行为的方法各不相同,但是每种方法都取得了不错的治理效果,值得我国借鉴。因篇幅原因,笔者主要列举日本、美国的相关立法及经验借鉴。第四章介绍不同方式故意传播艾滋病行为的定性及完善认定之途径。通过前三部分的研究分析可知,对于故意传播艾滋病行为无法用现行的单一一个刑法罪名来定罪量刑,目前发布的司法解释也不能完全涵盖故意传播艾滋病的行为类型,又因为防控艾滋病犯罪已经迫在眉睫,而增设新罪需要花费很长时间。因而笔者建议对不同故意传播艾滋病的行为方式以现有刑法的不同罪名认定,同时通过发布科学的指导性案例和规范的司法解释来进一步完善故意传播艾滋病行为的认定,以此来规制艾滋病犯罪。
其他文献
历朝历代向来重视对官吏腐败的防治,但侧重点多有不同,或防、治并重,如唐朝,或重在惩治,如明朝。而宋朝独重在预防。其法律严而不酷,对于官吏犯赃还特有矜贷,是以惩治并不十分严重。宋朝对官吏腐败着重预防,主要采取了三大措施,其一,建立严密财政审磨制度,减少官吏腐败的可操作空间,使其不能腐;其二,给官吏提高俸给,满足生活需要,使其不用腐;其三,以官箴加强廉政教化,使其不想腐。这三大措施实施对宋代财政、社会
随着信息技术和大数据的长足发展,越来越多的数据和痕迹被记录在互联网之中。个人信息作为数据重要组成部分,因其具有的重要价值属性成为多方主体争相追逐的对象。为了应对公民个人信息频繁被侵犯的现状,2009年我国出台《刑法修正案(七)》,增设出售、非法提供公民个人信息罪和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罪两个全新的罪名,我国开始走上刑法保护个人信息之路。随后,2014年《刑法修正案(九)》将出售、非法提供公民个人信息
电子商务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催生了消费者线上购物行为。电商企业往往采取各种营销策略,吸引消费者选择线上购物路径,退货服务作为电商企业常用的策略,影响了消费者的购物行为。消费者因对商品的差异化评价,引发了不同的消费者退货行为、企业退货决策和社会福利。据统计,2019年天猫“双十一”活动退货率为6%,2020年退货率达7.9%,同比增长约31.7%。消费者在线退货需要进行二次包装,进一步造成
近代中国内外交困,内有岌岌可危的腐朽统治,外有列强船坚炮利的蛮横欺凌,使中华民族处于亡国灭种的危险境地。“中国向何处去”一度成为近代社会的核心议题,围绕这个议题,忧国忧时之士就不同的价值取向进行了持续不断的探索。如何救国并建立一个独立、自主、富强的现代化国家,成为萦绕在时人心头最迫切、最紧要的问题。作为清末民初时期著名的民主革命家和思想家,章太炎站在民族国家的高度,发表了《国家论》、《中华民国解》
在互联网经济加速发展的背景下,出现了很多新型行业,网络直播行业即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产生网络主播这一新型就业形式和从业者。网络主播劳动关系的认定问题主要涉及两个层次,其一,网络主播这一新型行业的用工模式与传统行业的工作模式、用工模式存在哪些区别,与传统劳动者相比,其从属性的有无、强弱及表现形态是什么;其二,在我国现行劳动立法条件下,将网络主播认定为劳动者的合理性和不足之处,并分析把其认定为劳动关系
铺底权存在于我国清代和民国时期,且盛行于经济较发达的地区。它是在铺房租赁关系的基础上衍生而出的。在清代,铺底权是以民间习惯的形式存在,到民国,铺底权仍然存在,并被大理院以判例的形式确认为法定权利。实际上,铺底权的存在旨在保障铺房承租人长期经营商业所积累的有形或者无形资产,以维持经营商业的稳定性,进而促进社会商业的兴盛与社会经济的繁荣发展,但是它在平衡出租人与承租人的利益时,天平明显偏向承租人,以牺
商誉作为一种对商主体及其从事的商事活动所做出的综合评价,对商主体获取商业利益有着重大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经济利益性质,由此发展而出的商誉权也是商主体权利内容的重要组成。商誉作为一种建立在社会大众的观念之上的评价极易因不法分子的违法侵权言论遭受严重打击,并造成商主体巨大的经济利益损失。而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网络所具有的便捷、准入门槛低、隐匿性强等特点使得商誉侵权言论造成的危害进一步扩大以及之后的追责
我国行政法及刑事法都没有适用“前科”概念,但个人受过刑事处罚的历史对其后续法律责任的承担,对其社会生活方方面面的负面影响,是非常明显的。由于没有前科就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前科消灭,个人永久背负的刑事处罚记录往往严重影响其正常生活,甚至堵住他们融入普通人生活的道路。有前科标签的人在求职、升学、入伍、从事公职等处处遭遇歧视,沦为社会的“二等公民”,不仅明显偏离了责任刑法的根基,不当侵害个人社会权利,还与维
“禁止不利益变更原则”作为二审中平衡上诉权和裁判权的原则,体现了民事诉讼程序对当事人处分原则的尊重。在大陆法系国家该原则确立已久,其精神在英美法系的判例之中也有体现。虽然我国刑事诉讼法和行政诉讼法中都已明确规定“上诉不加刑原则”和“禁止不利变更原则”,但民事诉讼法上却仍未确立相对应的禁止不利益变更原则。正是由于禁止不利益变更原则在我国缺乏“合法”身份,实务中法官只能根据自身的裁判经验和理论理解进行
2011年《刑法修正案(八)》将“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修改为“污染环境罪”,后2013年和2016年出台了《关于办理环境污染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对污染环境罪的适用问题做出明确的规定,但其中对于“非法处置”行为的认定具有较大争议,《刑法》和《司法解释》对于处置行为都没有明确的定义,以致司法实践中“非法处置”行为的认定没有统一的标准,将“非法处置”行为作为污染环境罪的兜底条款适用,出现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