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当今这个信息时代,由于科技的迅猛发展,各种崭新的信息传播模式层出不穷,然而,新闻媒体仍然是人们认识世界的重要方式。《纽约时报》作为最有影响力的美国新闻媒体之一,其报道对一个城市的形象塑造和传播起着很大的影响。因此,本文以2008-2011年《纽约时报》对上海的报道为对象进行批评话语分析,揭示其所塑造的上海城市的生活及文化形象,并将该形象与《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1999年-2020年)》做比较。
批评话语分析是语言学的一个新兴分支,它综合了语言学、新闻学、社会学、传媒学等多学科的研究成果,其主要研究目的是揭示语言结构与社会背景之间的关系,而新闻语篇是它的主要研究对象。本文基本以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法和费尔克劳的三维话语分析模式为理论框架,结合功能主义城市形象细分理论,分析《纽约时报》记者是如何利用语言策略塑造上海城市形象的,并以此为基础探讨语篇、话语实践和社会实践(意识形态)之间的关系。
据此,作者发现,《纽约时报》的报道展示了一个立体、多方位的上海形象。在生活及文化形象方面,上海的基础设施建设速度较快,但住房安全措施不到位;社会保障制度和措施未能满足居民的要求;环境和住宅设计有提高,但历史建筑的保护需加强;此外,上海的酒吧、餐馆林立,商店众多,能为居民提供丰富多彩的时尚生活;上海的中学像磁铁般吸引了全中国最好的学生、众多机构亦能提供丰富的教育资源;但其知识产权保护措施未能完善执行,效果不佳;上海是很多高级别文化活动和体育赛事的举办地,人们的文化生活多姿多彩;第41届世博会是在上海这个中国最现代化和国际化的都市举行的最大规模和最奢侈的盛宴。总之,该形象与《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1999年-2020年)》提出的相关发展目标较接近,但仍有差距。